铁马秋风烈

第七十三章 精忠岳飞【1 / 3】

虔州的雩都西北五六里有座雩山,山上有个固石洞,洞里住着“十大王”。

十大王的老大叫彭友,江南西路吉州人。建炎四年,他与李满(号李动天)、王彦廖、八姑、三姐妹等聚义,占山为王,大小首领号称“十大王”,拥众十余万。

彭友可并不友好,他联合了陈颙、周十隆等巨盗在江西南路、福建路、广南东路搞风搞雨。

从虔州、吉州一直到邵武、汀州、循州、梅州、广州、惠州、英州、韶州、南雄、南安、建昌等地到处寇掠,地域之广、为祸之烈,一点都不输给李成、曹成。

岳飞此次的目标就是彭友这一帮子人,这是赵构指名道姓交给岳飞的专项任务。

平曹成后,岳飞的人马壮大了一倍,达到了两万五千人,和韩世忠、张俊等人差不离了。

经过将近一年的休整,岳家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涨,早就等着为国再立新功。

岳飞到了虔州,先是派人去招降彭友。

岳飞心里很清楚,这年头落草为寇的,除了少数真正的盗寇外,大部分都是走投无路或者受到裹挟的乡民。

各地盗贼之所以像春天里的野草,割了又长,长了又割,断不了根,主要是因为民生多艰。老百姓但凡有点活路谁愿意去干这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过安生日子不好吗。

岳飞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无辜的,他不想多造杀戮,如果能劝降,那是皆大欢喜;如果谈不拢,真要大动干戈,他的原则也是只杀首恶,胁从不问。

彭友等人对岳飞的招降却不屑一顾,觉得自己有十万部众,可以和岳飞掰掰腕子。

遣走岳飞的使者后,彭友和他的好朋友们就点齐人马杀下山来,双方在雩都摆开了战阵。

彭友手下的喽啰确实多,乌泱泱地排满了大半个战场,就如同一片卷积的乌云。

军容齐整的岳家军,刀枪林立、甲铠分明,如同一团炽热的阳光,刺破了乌云笼罩的阴霾。

彭友仔细地看了看岳飞的人马,估摸了下人数,心中不觉轻松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北雄
北雄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河边草
谍云重重
谍云重重
当发现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怎么办,在线急!当发现自己前身是一个绝对的极品渣人,怎么办,还是急!这是一个自我救赎,一个游走在灰色边缘的人进行的救赎。
尘中陌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猫腻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榴弹怕水
秦吏
秦吏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