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168章常遇春神箭射张存

“噗!”

长槊贯穿胸膛的声音,在这嘈杂的战场之上虽然微小,但却异常的刺耳。

一槊而下,高霸丝毫都没有反抗之力,就这样被常茂高高挑起,远远地抛飞了出去。残破的尸身被摔落地上,任由乱战成一团的双方士兵随意践踏。

常茂纵马急行,板肋墨雕稳稳当当地负着常茂并不高大的身躯,禹王娃娃槊上残留的鲜血顺流滴落在地,染红了脚下的青石板,常茂双目如虎地环顾四周,声音低沉道:“杀!”

“霸弟!”刚刚赶来的高翔刚好看到了自己的兄弟尸身被抛飞的一眼,心里怒火升腾,心都在滴着血,但此刻却并不是伤心的时候,立即指挥着士兵进行顽强的抵挡。

刘秀将这南乡重地交给他进行镇守,他又岂能让刘秀失望!

“高将军,大势不妙了,我等已经被晋军围住了!”张存脸色难看地向着高翔说道。

原来,晋军皆是骑兵,太多人堆在一处,在这城内根本就发挥不出完全的战斗力了。

街道狭窄,根本无法让大规模的骑兵发动冲锋。而骑兵最强大的一个地方就是冲锋起来,带来强大的破坏力,冲锋不起来的骑兵,比普通的步兵也强不到哪去!

因此,常遇春索性将所有的人马分开,从另外两个方向对楚军展开合围。

高翔刚刚到达这里,又因兄弟的死怒火攻心,根本没来得及观察现场的情况,以至于现在却是落入了被围困的尴尬场面。

而这张存,便是南乡县令,与高翔一文一武,共同镇守这南乡重地。

张存,同样是荆州本土人物,而且在历史中还是一号名人。他是一位类似于曹魏戏志才的筹画士,多智善谋,通晓文章军事,也喜欢臧否士人,是荆楚之地的名士。

他位列《季汉辅臣赞》,在刘备帐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有功于蜀汉。

这个时期的荆州,和颍川一样,可是大量大才的聚集地。只是,荆州大部分人都不如颍川那批人出名罢了。而荆州这些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成为了日后刘备建立蜀汉的班底。

“叮,常遇春危射技能发动,搭弓射箭时,武力+3,箭射出后武力回落至原本水平。当所效忠之人遇到危险时,此技能效果加倍发动,

当前常遇春危射技能发动,武力+3,常遇春武力上升至……”

“咻!”

一道箭鸣声响起,只见一支箭矢,宛若流星般飞射了过来,并且正中张存的眉心。

“张县令!”高翔眼中悲痛之色一闪而过。但下一刻,只感觉一股恶风向自己袭来,当即心中警兆大起,纵身一个斜躺落下马去。

“可惜!”常遇春将弓箭丢到一旁,有点无奈地叹息道。这下子对方下了马,到了人堆之中,想要再射中对方,那可就不太容易了。

另一边,楚军士兵们七手八脚地将高翔扶起!这高翔刚才虽然反应的快,躲开了常遇春的那一箭,只是,匆忙之下主动来了一个自由落体,再加上身上还穿着厚重的盔甲,自己也被自己给摔了一个七荤八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笔趣火】《这个武神太极端了》【抖音书院】《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东京:超凡寄生》【重生了】【大家读】《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神话版三国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脚踝骨折
抗日之铁血军魂
抗日之铁血军魂
穿越战壕,提起枪,就是干!以血肉之躯,筑护国之城!
秋风起叶落
蝉动
蝉动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江苏棹子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止天戈
北雄
北雄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河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