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42章虞姬的目光

“少羽,今日已有八千匹战马运来,吾等可以继续组建骑兵了!”不愿在是否出兵的问题上多谈,虞姬将话题转到了其他地方。

果然,听到虞姬的话后,所有人都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他们之前总共才拥有六千骑兵,虽然是一人双骑,但战马的数量也就一万多,而且这还是他们项氏一族这么多年来外加草原一战全部的积累。

更何况,在大战的时候还损失了一些。而虞姬居然不声不响一次性搞到这么多战马,不得不令人吃惊。

“只是这些马匹皆是滇马,与并凉幽三地战马仍有差距!”虞姬似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她暂时也只能做到如此了,并凉幽三地的战马她也实在是有心无力。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这个兵种可以发挥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要是往北打的话,面对那些北方诸侯,若是没有骑兵的话,打起来实在是太吃亏了。

而若是在南方打,虽然南方水系纵横,骑兵无法完美的发挥出他们的实力,但能够拥有一只骑兵,也可以取得非常大的优势。

只是,处于南方的话,战马的来源也终归是一个问题。

因此,对于这件事情,虞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而草原之战的时候,吴三桂的出现却刺激了虞姬的灵光,让他想到了一个战马的来源。

吴三桂,这货在清朝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也正是云南这两个字眼,让虞姬想到了在南方也并不是不可以找到战马。

滇马,便是云南的一种马,为矮脚马,此马虽然爆发力不足,但却稳健耐力长。

早在两汉、三国时期,滇马就已见诸史书,《华阳国志·南中志》说:“长老传言,滇池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

《马可波罗游记》称:“云南省及广西高地产健马,躯小而健,贩售印度,然应知者,人抽取其筋二三条,俾其不能用尾击其骑者。”

明、清时期,《南中杂志》亦载:“滇中之马,质小而蹄健,上高山,履危径,虽数十里而不知喘汗,以生长山谷也。”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纵横野马群飞路跋扈风筝一线天”一节中亦提及了此马。这一节中说到韦小宝与云南提督张勇、副将王进宝,总兵赵良栋在吴应熊府中谈论滇马与其他马匹孰优孰。

滇马此时虽然大多是作为驮运货物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较少用之为战马,但在没有其他战马来源的情况下,也只能先这样将就一下了。毕竟,有总比没有强吧!

而以项氏一族所在的地理位置,虽然想要搞到北方的战马很是不易,可若是搞到一批滇马还是有一定的操作性的。

南蛮所在的南中便包括后世的云南省、四川省西南部、贵州省大部、缅甸东北部,南中便有虞姬所想要的滇马。而且,南中与交州山水相连,而现在的交州便掌握在项氏一族手中。

在草原大战结束后不久,虞姬便已经有计划地开始与位于南中的那些南蛮们进行接触了。况且,与之接触,他们可以得到的可不仅仅只是马匹,南蛮之地,可还盛产皮草、矿产资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昆吾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个穿越大明朝的故事!明朝可不止只有洪武、永乐和仁宣之治,即使明朝中后期依然名臣大儒创造过短暂的辉煌......现代学渣魏广德意外来到大明朝,造反?还是算了,明帝国虽然已经腐败,但是统治基础尚在,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混日子了。军户出身,可没官位给自己袭缺,为了能过上幸福生活,那就只能科举了。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平行空间来客
鹰视狼顾
鹰视狼顾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张通明
战国:开局一块地
战国:开局一块地
开局一块封地,垦田地、修道路、炼钢铁、训精兵。无良公子:“土地、粮食、财货、美女……我全都要!”重生楚国,暴打秦国!
衣见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公子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