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528章 斩首战【1 / 2】

寂寞剑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纳尼?”畑俊六闻言脸色微变,说道,“第1o师团从浦口上岸了?”

“哈依。”河边正三顿说道,“捻彦殿下虽然在电报上说,第1o师团将会如期赶赴肥城集结,但是卑职以为,这不过是他的托词,他之所以率领第1o师团提前从浦口上岸,恐怕还是为了徐锐以及大梅山独立团。”

畑俊六皱眉沉思片刻,又说道:“第16师团呢?”

河边正三顿报告说:“半小时才刚刚接到第三舰队的通报,第16师团已经从吴淞口进入长江了。”

畑俊六又问道:“捻彦殿下有没有说第16师团将在哪里上岸?”

河边正三说道:“这个倒是没特别说明,应该还是会在芜湖上岸吧。”

“那就好。”畑俊六舒了口气,沉声说,“只要第15、第16师团能够如期赶到肥城与熊本师团汇合,并及时从大别山北麓起进攻,武汉会战就赢定了,毕竟眼下支那军在江北的防御已经十分空虚,也不差那一个师团。”

河边正三说道:“大将阁下,那捻彦殿下那边……”

“随他去吧。”畑俊六冷冷一笑,说道,“国内总有些人固执的认为徐锐不过区区一个团长,大梅山独立团更不过区区一个团,仿佛弹指间就能将其消灭,他们根本不知道,徐锐这个对手远比他们想象中更狡猾,更难对付!”

河边正三便有些尴尬,畑俊六虽然没有明说是谁,只用有些人替代,但是河边正三又不傻,又岂会听不出畑俊六指的就是皇室,甚至直指天皇本人!

裕仁天皇已对畑俊六心生不满,这并非什么秘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畑俊六对裕仁天皇的不满情绪更加的强烈。

事实上,在年纪稍大些的日军高级将领心目当中,年轻好战的裕仁天皇并不怎么受欢迎,也正因为此,二二六事件中才会出现废掉天皇的预案,只不过由于巴登巴登同盟的存在,最后没能成功,反正使得保皇派的势力更加膨胀。

尽管在畑俊六上任前,裕仁天皇曾经将他召到御前,长谈了一次,但是仅凭这么一次长谈显然不可能改变畑俊六心目中对裕仁的感观。

尤其是熊本师团在肥城遭到惨重失败之后,裕仁和畑俊六之间的分歧就变得更大了,裕仁固执的认为,必须尽一切可能,先消灭徐锐以及他的独立团,而畑俊六的观念却在逐渐向他的两位前任靠拢。

畑俊六越来越意识到,在没有彻底结束正面战场的战事之前,是不可能拿徐锐以及他的独立团怎么样的,徐锐和他的独立团就好比是长在人体上的恶癣,你不把身体调理好了,就绝对没有可能清除掉恶癣。

所以在花园口决堤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畑俊六都没有理会裕仁的旨意,没有让筋疲力尽的第6、第9、第13师团去招惹徐锐的独立团,而是命令这三个师团驻扎在肥城、蚌埠一线整军待战,休养元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开局一块地
战国:开局一块地
开局一块封地,垦田地、修道路、炼钢铁、训精兵。无良公子:“土地、粮食、财货、美女……我全都要!”重生楚国,暴打秦国!
衣见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脚踝骨折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猫腻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书友q群:563894205我穿越斗罗大陆,发现我的爷爷,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的父亲,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我爷爷的孙子,我父亲的儿子,一个未来的农民,武魂也是一株杂草。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永无出头之日。我不由地叹了口气。“叮,是否加入聊天群”听到这样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未来的子孙,我必须要努力,必须要奋斗,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我一定会抓住这
旱地惊雷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指云笑天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