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第464章 塞上中原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秦吏》最新章节。

八月中旬,在贺兰山东麓三县转了一圈后,李灵只感觉,自己真是长了见识。

黑夫搞的”大生产“运动,不仅让五千留守民夫参加劳,还把所有兵卒都发动起来了,同时为了激励士卒开荒种地,想了很多有意思的办法。

他把初春的开荒犁田当成了比赛,让全体军民参与,有个最厉害的兵卒,在第一次开荒比赛中,创造了一天开荒3亩的好成绩,得到了黑夫的亲自接见,赐了他六爵酒。

一整个春天,全军万余人,一共开出了20万亩土地,加上去年种下的5万亩宿麦,已经有了一大片可观的耕地!刚好够分给五千名单身民夫,今年的收成,一半归民夫,一半归军队。

除了开荒,还得兼顾副业,因为塞北缺少女子,士卒衣服破了,都要自己缝补,又因为内地衣物供应不及时,甚至要学会制简单的鞋履。

来自睢阳城的贩缯小商人灌婴,一天织出了十双布履,黑夫听说后,也接见了他,想让灌婴做负责兵卒民夫衣物的小吏。

谁料灌婴却红着脸说,既然被留在边塞,那就不想做和家乡一样的末业,他想要立功!灌婴自述,过去一年里,他跟大原戎兵学了骑马,如今骑术已然不错,他宁愿放弃土地,希望能做一位骑从!

这贩缯小商人的豪言,自然惹得兵卒们一阵哄笑,但黑夫见他十分认真,便给了灌婴一个机会,让他当众表演骑术,居然还挺不错,已能做到停下马后,原地开弓射箭。于是黑夫便将灌婴当成民夫中的典型,让他保留土地,雇人为他耕,本人则去浑怀障,从一个普通骑兵侍从做起。

除了农业,还有牧业,黑夫兑现了承诺,大原戎是第一批迁徙到这来的移民。盛夏的时候,他们举族搬离了拥挤的北地大原,在贺兰山东麓各农耕区周边建立牧场,充当警备。

大原五部分别被安置在三县两障,他们部落里的戎女,也成了本地屯田兵卒、单身民夫最积极追求的对象——大多数人,都对明年官府要分配的白羊、楼烦胡女有些排斥。

总之,经过大半年努力,原本因匈奴北遁而荒无人烟、野狼成群的贺兰山东麓,到了入秋时分,已变得五谷丰登、牛羊成群。除了北方难以种麻,羊毛也不够剪,尚需仰仗内地外,全军吃饭问题已实现了自给。

八月十五这天,三个县的屯田侯官,将上计册薄送到了黑夫案前,黑夫展示给李灵看:

”夏天时,宿麦收得10万石,这些天,三个县八万亩公家粟田,又收粟30万余石!“

李灵不由惊讶:“竟这么多!亩产都赶上蜀中了!”

黑夫却不感到奇怪:“贺兰山的匈奴人在此驻牧数代,数万头牛羊粪肥让土地十分肥沃,日积月累,如今都在秦人精耕细的屯田里得到了释放,故第一年亩产堪比蜀中!”

这场大丰收,使得兵卒、民夫明年吃饭不成问题,扣去军队口粮,战马饲料,还能屯储下至少5万石粮食备用……

“如此一来,加上内地运来的粮食,可积至十余万石……”

这还没算上很快就要种下的宿麦,李灵感到肩膀上压力大减:“这样的话,明年迁移至此的新民,夏收前,便暂时不愁粮食了。”

就算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贺兰山东麓,也足够养活十多万人口,所以在咸阳的秦始皇,早在年初就敲定了未来一年的塞北移民计划:迁移三万户关中秦人,进入河南地、北假,其中两万户去九原、朔方。一万户到贺兰,在各堡垒城塞周围,水草丰茂的地方建立里闾小邑。

但黑夫却不觉得轻松,在公子扶苏的力谏下,这批移民,不是来自关东的强制性迁虏,而是从关中募来的。每家赐五十亩土地,免税三年,政府负责修筑房舍,供给必要的农具、种子,还得在每个居民点,配备医生和巫师等等。

这就意味着,秋后,李灵的主要工,就是带着军民继续开荒,至少要为那一万户移民,修建起一万间屋舍,待开春时,还要和移民一起,开出五十万亩土地……

这是极其艰巨的任务,贺兰山的拓殖工,才刚刚开了个头而已。

”路漫漫其修远兮……“

亲自参与了贺兰拓殖地的建设后,黑夫心中,不由念起了这句词。秦朝在塞北的第一个殖民地,还真像个刚诞生的婴儿,脆弱无比,想要他真正长大成人,还真得一二十年才行。

这也是他需要李灵的原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指云笑天道1
覆汉
覆汉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榴弹怕水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榴弹怕水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脚踝骨折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朱郎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