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合成营到北宋

第342章 丰收

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

农历七月是收获的季节,大宋皇帝赵桓带着一群大臣,乘着四辆四轮马车徜徉在原本属于他的皇庄里,现在租给海汉人了,海汉人在田间都修了机耕道,四轮马车行驶在机耕道上,一点也不显得狭窄。

从车窗里望去,一望无际的金黄,微风拂过,一片金色的穗浪,丰收在望啊!

水稻已经到了开镰收割的时候,农人们却抄着手站在机耕道上,看着一辆辆高大的铁牛,正准备驶下干涸的稻田,那是海汉人的收割机。

错过了冬小麦的播种季节,海汉人只能播种水稻、玉米、棉花、土豆。

棉花在农历六月的时候已经采摘了,本来是要用棉花采摘机采摘的,但是,张达文考虑到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走了,是需要人工采摘的,不如趁机培养一批熟练的采棉工。

蓬松松的棉花拈在手上,那感觉比搂着媳妇还柔软舒服,采棉工听海汉人说,今年棉花长得好,是个丰收年。

棉花和棉籽分离后,棉籽作为种子由农业科技研究所储存。

棉花则运进了中州工业区的棉纺厂,棉纺厂由棉纱厂和织布厂组成,棉纺机械设备由基地机械厂设计制造,现在已经调试到位了;

棉纺女工已经招募完成,金军南下遭难的女人一部分做了棉纺女工,厢军一部分家属也做了棉纺女工,高丽女人也将送过来进入棉纺厂做女工。

今天开始水稻收割,农研所对大宋朝廷、幽州、辽阳府、会宁府等解放区发出了邀请,现场观摩收割机收割水稻,这其实就是一场良种推广会。

王建军和农研所的技术员们在机耕道上接待了赵桓等人,每个人发了一顶崭新的草帽,上面印了一行字:高产水稻首次开镰纪念。

王建军和赵佶见礼寒暄已毕,便对张达文说道:“达文,可以开始了!”

张达文闻言,拿出对讲机说道:“同志们,高产水稻开镰啦!”

十几辆联合收割机发出轰鸣,从机耕道上驶下稻田,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稻在收割机面前非常驯服地进入进料口,稻草在被薅光稻穗后,被整齐地抛在收割机一边,而稻穗被鼓风机吹扬后变成了稻谷,在收割机里就被装进了苧麻编制的口袋里,被抛出来时已经封口完毕。

赵桓君臣和解放区官员以及看热闹的农人,看的目瞪口呆,这就是联合收割机?

一台这样的机器能顶一千个农夫,一会儿功夫一块二十亩左右的水稻田,就被收割机处理干净了,收割机经过的稻田,稻茬整整齐齐,稻草也整整齐齐,分装好稻谷的麻布口袋也整整齐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山地合成营到北宋》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志怪书
志怪书
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
金色茉莉花
烈日与鱼
烈日与鱼
顾语真上高中开始就暗恋李涉,没有人知道。他放肆妄为,性格野,天之骄子,不缺女生喜欢,也从来放浪随性。她靠近,他懒散没所谓,懒洋洋告诉她,“好学生别跟坏人玩。”她知道他的性格根本不会喜欢她这种循规蹈矩的女生。他对女朋友很好,交往的每个女朋友,从来不翻脸,分手也从来不会闹得难看,因为他心里永远只有白月光,他根本不会在乎任何人。顾语真以为她也是这样,可这次分手,却闹得很难看,难看到所有人都来劝他高抬贵手
丹青手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狼子野心步步为营占有欲强攻x作精美人明星歌手受】方黎十九岁那年,他父亲卷走了矿上所有钱款人间蒸发,他被讨薪的工人围追,是身边捡来的秦卫东拼出一条命,带他逃离了那座灰蒙的大山。90年代,正值国家逐渐放开矿山资源开采的机遇期,两个少年从小镇走出,一无所有,年轻的秦卫东凭借卓越的头脑,步步为营,成为国企矿业集团的总经理,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在琴行打工的方黎也被星探相中,在即将完成音乐梦想之时,方黎怎么也
骨色弯刀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旧书名《八零之改嫁》上辈子林望舒是人人羡慕的好命人,下乡一趟谈了个四合院里的对象,公婆给安排工作,男人也有出息,谁不羡慕?只是四合院里有公婆有姑奶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当人家屋檐下的小媳妇,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就这么苦熬着,谁知道男人找了傍尖儿,孩子都抱回家了,一家子都劝,说你肚子不争气,还能怎么着,忍忍也就过去了。可她不想忍了啊!好在老天爷给了再一次机会。于是在那灰墙青瓦前,面对着大杂院里
女王不在家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
坐望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