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云逍在心里叹了一声。
这就是工业化,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啊!
这样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正是因为自己的出现,让这种冲突提前出现了。
孙传庭、毕自严、张国维等人,都是懂经济的官员,自然明白丁娘子所言,分毫不差。
高效的新式纺车、织机,规模化的工厂,固然是可以让棉布产量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提升。
可随之而来的,将是巨大的民生问题。
那么多靠纺织为生的百姓,又该如何生存?
那可不是一两个人的生计问题,而是会影响到整个江南数以千万计的人。
黄宗羲扼腕叹道:“我此时才明白,《王祯农书》中描述的纺车,为何会失传了!”
夏允彝深以为然,跟着一声叹息。
高效的纺车,会砸掉无数人的饭碗。
明知道这东西用处大,却依然会遭到各方的打压。
就连官府,出于对民生的考虑,也会加以限制。
这应该就是《王祯农书》中,记载的纺车实物失传的主要原因。
也是儒家为什么对各种科技发明嗤之以鼻,称之为‘奇技淫巧’的原因。
倒不全是迂腐、保守,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民生的考虑。
其实飞梭、珍妮纺织机,也都面临过几乎相同的境遇。
飞梭(滑轮梭子)能自动穿梭往复,令纬纱快速穿越经纱,因而只需一个织工,就能快速地织出宽阔的布,大大减少了人力需求。
但其发明者约翰·凯,并没有
因此名成利就。
由于飞梭使工厂大大减少了劳动需求,织布厂的织工大批失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