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本来不想发单章,有些事没法忍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长剑》最新章节。

上一章,有人说我是草原吹。

请问看过我上本《晚唐浮生》吗?

那本主角是怎么打草原牧民的?

上本书里,草原的优势、劣势讲得十分清楚,中原的优势、劣势也十分清楚。

客观看待都不会了?又是二极管思维,非得非此即彼是吧?

有没有一种可能,双方都有自己的长处?

上本书我写了很多了,这里不多复述,只简单讲讲。

草原的优势是什么?

一、环境艰苦,所以民风劲悍,吃苦耐劳。

蒙古人远征最苦的时候,没有水喝,拿刀尖戳一下马屁股,吮吸一点。

有时候实在没吃的,带着人、兽骨头在身边,扛不住了熬一熬。

草都吃过,虽然没营养,但可以饱腹,自己骗自己。

草原上还有各种灾害,有仇杀,所以导致人比较悍勇,不是特别怕死。

这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草原人一旦入了中原,过上一两代人的好日子,马上就吃不了这些苦。

二、补给方便。

草原上打仗,其实是没啥运粮车队的,基本都是男女老少赶着牛羊随军。

举个例子。

唐代泾州、原州一带有很多吐蕃人,他们怎么来的?

很简单,和唐朝边镇节度使打仗,吃了败仗后,男丁跑路,把老弱妇孺和牛羊帐篷留了下来,被唐军俘虏,就地安置。

唐前期西征,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不像汉代那样以举国之力从后方输送粮草。

那么他们如何解决后勤问题?

携带干酪、肉脯等高热量食物,征发蕃部人马,让他们赶着牛羊随军。

高仙芝从安西四镇去怛罗斯,大家可以在地图上看看距离,吓不吓人。他还要翻越天山,进入已投靠大食的敌境,靠什么补给的?

这可不是一个两個人,那是一万唐军、一万四镇民兵,外加五万葛逻禄等杂胡,人人有马,还不止一匹,速度极快。

唐代在西域打仗,极少听到有粮草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想过吗?

他们的后勤已经“胡化”了。

唐军出兵,随军的蕃兵数量远远超过汉军,且数量经常是好几倍。

有时候唐军就出动几千人,却带着好几万蕃人骑兵随征。

再举一个例子,契丹阿保机西征,从东北一路打到西北的高昌,也就是天山脚下的吉木萨尔一带,全程走草原,靠什么补给?

边放牧,边前进。

阿保机大军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号称“三十万”,挤挤水分,十万以上的草原丁壮还是有的。草原环境是艰苦,是穷,但有些人把他们想象得太穷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普罗之主》【三零中文网】《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男主怀了我的崽

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小玲建军
小玲建军
丈夫常年在外,寂寞儿媳和公公同一屋檐下,一场情感纠葛,伦理大戏。…
空中云点
谨言
谨言
一朝醒来,穿成高富帅,李谨言双手叉腰,仰天长啸,老子终于翻身了!可惜高富帅上头还压着帅二代,新鲜出炉的李家三少,因为神棍一句批语,即将成为楼少帅的第四任“...
来自远方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蛊真人
山海提灯
山海提灯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跃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