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风似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噫吁嚱,危乎高哉!
这是文化人对蜀道艰险的感慨。
现在已经走上褒斜道中的王莽,走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木质栈道上,抬头是看不见顶峰的清翠高山,低头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
面对如此艰险之途,王莽也只能紧贴山壁而行,唯恐自己一不小心一脚踏空直接销号重来。
所以在这时候的王莽心中也只剩下“卧槽尼玛”的感慨了。
由此可见文化人与文化人之间还是有巨大差别的,哪怕是现在的王莽有了之前王莽所有的能力,但是在这种高绝的诗才面前,王莽还是一普通之人,只能一句卧槽走天下!
如此之险的入川之道,真不知古人付出了多大的勇气和代价才从蜀中开辟出来与关中交通。
经过了这些天的艰险旅途王莽也总算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西当太白有鸟道。”
走在这仅够过一马车的狭窄栈道之上,王莽看着天上不时飞越而过的飞鸟,他也终于相信李白蜀道难之中的艰难了。
这里当真只适合飞鸟经过,人在此处简直就是一步一生死,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脚踏空跌入万丈深渊。
走在王莽前面开道的扈从,这几天就有一位踩在了一根腐朽木栈上,险些坠入深崖之中,若不是他眼疾手快抓住了一旁的木栈,而又跟上的人又抓住了他,估计那位随从已经跌入这深渊之中死无全尸了。
“子奇,此处到了哪里?”
在到这栈道之上,王莽也对方向和位置失去了基础的判断,只能问文齐这位出自于广汉梓潼的蜀中本地人,以大致确定位置。
文齐抬头看着周围的山石奇峰,在看了一会儿之后,文齐回道:“此处应距离剑阁不远。再有三五日应该可至梓潼。”
王莽长舒了口气,说道:“辛苦子奇。这十日来若非自己,吾此番入蜀恐已经出师未捷身先死也。”
文齐回头看着也已经满是风霜之色王莽,他回道:“郡君言重,卑下能为郡君引路牵马,此乃卑下之大幸也。”
王莽听着文齐的话,顿时笑道:“吾之此言半点不虚。若真独走此道,以吾经年之娇惯之姿,何以敢赴如此之险?恐早已半途而废,退回长安,哭求其他也。”
王莽虽然这么说,但是文齐知道这不过就是王莽的自嘲之言,这十日里王莽跟随着他一起踏上这绝壁栈道之后,除了一开始之时会一些紧张之外,余下的时间,王莽的心态比他还要开朗。
每至一处险峻之处,王莽就会问此地何名,当文齐说出此地之名时,王莽有时候就会应景诗言。
比如在经过太白山时,王莽就对着高耸如云的太白山叹息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当时的文齐听到王莽此言之后,他都不禁好奇王莽是不是曾经来过蜀地,不然他怎么会知道蜀中有峨眉之山。
要知道峨眉之山距离太白山足有千里之遥,而且就连一般的蜀中之人此生估计也都未曾知晓有此山在。
可是王莽却能在一句诗言之中,将太白与峨眉相提并论。
因此,文齐也不禁在心中更加钦佩起王莽之博学广知之才。
这次又快到了剑阁,王莽和文齐说笑了两言之后,看着周边的险峻奇峰,又忍不住感慨起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地当真绝地也。若能在此处筑建关隘,蜀地之要便就要再多一处也。”
文齐闻言之后,也远望着剑阁方向,他发现王莽之言当真如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