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
- 旧书名《八零之改嫁》上辈子林望舒是人人羡慕的好命人,下乡一趟谈了个四合院里的对象,公婆给安排工作,男人也有出息,谁不羡慕?只是四合院里有公婆有姑奶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当人家屋檐下的小媳妇,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就这么苦熬着,谁知道男人找了傍尖儿,孩子都抱回家了,一家子都劝,说你肚子不争气,还能怎么着,忍忍也就过去了。可她不想忍了啊!好在老天爷给了再一次机会。于是在那灰墙青瓦前,面对着大杂院里
- 女王不在家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临安不夜侯》最新章节。
皇帝当然有乾纲独断的权利。
但是除了开国之君,除了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时代,皇帝通常都不会贸然使用这种权力。
就如吏部对于新科状元杨沅的安排,晋王不同意,官家也不满意,但是官家不能轻易动用他乾纲独断的特权。
又不是关乎降或是战的国之大事,那时候已然是生死存亡之际,如果朝臣意见不能统一,不可能就这么拖延下去,君主就得擅专了。
可平时若是轻率动用这种特权,只会让臣子们看轻了你。
他们会认为,官家这是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不得臣下之心,只能利用皇帝的特权来强行推动他的意志。
这就是为了一个新科状元的任命去留,扯皮这么久还没有结果,赵瑗没有强行推动的原因。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
官家朝会开罢,马上就召开了“御前会议”,众宰执、众部堂一体参加。
然后,对于台谏改制的决议,就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了同意。
沈该、魏良臣、汤思退等人则沉默不语,尚未表态。
汤思退思索片刻,突然道:“臣附议。”
沈该和魏良臣有些诧异地看了眼汤思退。
汤思退目不斜视,对二人低声道:“万俟相公已经回府待参了。”
沈该和魏良臣听了略一思索,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自己这一方少了个万俟卨,这次御前会议就不可能占据上风了。
明知不可为,那就不必非要和官家闹出决裂之势,那是两败俱伤。
况且,万俟卨眼看是坐不住这宰相之位了。
那么,沈该要不要更进一步成为首相?
既然官家不想重演秦桧的独相一幕,那就会再酌升一人为相。
这个人选谁属?
如果和官家闹僵了,只怕这個人选也不会理想。
想到这里,迟迟没有表态的沈该和魏良臣也颔首道:“老臣附议。”
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走的吏、户、刑三部大佬,一见三位宰执都点了头,忙也应声附和起来。
记注官笔下,对于绍兴二十五年的这次御前会议,记录的便是全票通过的台谏改制决议了。
“好啦,还有一件小事,趁这机会,朕与众卿也说说。”
赵瑗见台谏改制顺利通过,便端起茶,满面春风地向众大臣示意了一下。
这种小范围的御前会议,不比朝会那般庄重,大臣们是有座位的。
再要不给座位,沈该、魏良臣还有六部中年纪比较大的几位,可是真要撑不住了。
赵瑗呷了一口茶,方道:“那就是关于新科状元杨沅的任命安排。”
赵瑗皱了皱眉,不悦地道:“状元的任命不能确定,如何颁布其他人的任命?一百五十七位新科进士,可都在等着朝廷的委任呢,这件事,不宜再拖了。”
昏昏欲睡的鹅王突然精神起来,把脖子一梗,道:“臣以为,新科进士一甲一名,去秘书省完全可以的嘛,也显得朝廷看重人才。
如果直任校书郎,各位大臣觉得轻率,那么就先做一任秘书省正字也是可以的。过个一年半载,见他行事稳妥、并无差错,再晋升校书郎就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霸总带娃日常》《文明之万象王座》《重回千禧当学霸》《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岁岁平安》【落秋中文】《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