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第514章 韩信:城塌了,不是我干的【求订阅*求月票】

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

“然后呢?”荆轲想了想,城墙高大,弓箭手站在城墙上确实视野更加开阔,射程也更加远。

“然后骆兵将军就会将甲士和盾卫布置在城外,依托城外修筑的防御工事,等着匈奴来攻,左右两翼又有骑兵在游弋随时等着战机入场。”

韩信继续解释着。

“为什么要出城?”荆轲下意识的问道。

都有城墙可守,为什么还要出城啊?

“这就涉及到一些军事专业知识了,有能力的将军能精确的算出弓箭手的攻击范围,然后会将甲士和盾卫放在自家弓箭手有效打击范围之内,而敌方弓箭手打击不到的位置。”

“这样一来,敌军要攻城,首先就要接受城墙上的箭雨洗礼,等到三轮箭雨洗地后,敌军的阵营必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在弓箭手营中绝对会有神射手对敌军的指挥官进行点名设计。”

“盾卫和甲士的作用就是趁他病要他命,趁着敌军阵型混乱,然后击溃对方。”

“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一个将军愿意让敌人能靠近到自己的城墙的。”

韩信解释着。

“大人你们印象中的攻城战,是一方据城而守,紧锁城门,另一方则猛攻城门,想尽办法登城而战。”

“对啊,难道不是这样?”荆轲下意识地问道。

“并不是,那已经是守城战的最后决战时刻,到了那个时候,任何战术、战略都没有用了,就是纯粹在拼士兵的斗志和人数量了。”

“真正的守城战其实是从敌军抵达战场时就开始了,而这个战场通俗来算,就是从城外三十里开始算起的。”

“战争从来都是你来我往的交手,守城战最开始的先手者其实从来不是攻城方,而是守城方。”

“守城方会在敌人到来之前,就在城外三十里处开始布置各种陷阱,来拖缓敌军进攻的速度。”

“这是守城方先出招,然后才是攻城方想尽办法突破陷阱,兵临城下。”

韩信一点点的给荆轲科普着守城战和攻城战。

“匈奴无法攻下玉门关的原因正是如此,因为骆兵将军在玉门关两侧高山上布置了数百大军,一旦匈奴大军想要冲出走廊,就必然会被两侧高山上的士卒给从中截断。”

“然后骆兵将军就会派出先锋营将匈奴的先头部队给全部击杀在走廊尽头。”

“所以,其实……直到现在为止,匈奴连玉门关长啥样都没看到过!”

韩信笑着说道。

骆兵的这种战法才是真正的守城战的打开方式,至少到现在为止,匈奴是连玉门关长啥样都没见过,反而折损了不少人在走廊尽头。

“所以,山国的防守有问题?”荆轲也明白过来。

荆轲给他科普了守城战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么一看,山国的防御岂不是错的?

“山国千不该、万不该让出了战争的主动权,龟缩在城中。”

韩信自信的指着山国的都城,言语中轻松写意和轻蔑。

“山国的都城是沙土结构,就这种城墙,信有不下一百种方式将它摧毁。”

“牛!”荆轲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现在他相信韩信是真的有能力了。

“其实也不是我想到的,而是先贤们已经创造出了很多种攻城的方法,而山国在这些攻城战中,真不算什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高武纪元
高武纪元
从南洋深海中飞起的黑龙,掀起灭世海啸……火焰魔灵毁灭一座座钢筋水泥城市,于核爆中心安然离去……域外神明试图统治整片星海……这是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也是掀起生命进化狂潮的......
烽仙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
神威校尉
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
如果你遇上一个粗鲁、野蛮、一身麻匪气儿的男人咋办?咋办?裹吧裹吧拖XX啊!如果你要死不死正好前途无量咋整?咋整?照样拖XX!【注: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这里的一切跟现实世界相同......如有地名雷同,纯属巧合。】
君太平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
柳岸花又明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游玄先生,有很多人都认为,决斗界如今环境愈发阴间,重坑自闭主流盛行,都是作为新一代决斗王的您带歪的风气。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有记者在采访时问道。“毁谤啊!纯熟毁谤!”游玄对这种说法表示很愤怒。“凭什么说是我带歪的?”“决斗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名称被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