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镇夜司

五百三十三 你们给我等着!

“好,很好!”

安静了片刻之后,郑丹青似乎还是抹不开面子,铁青着脸连说了两个好字,但他的身形却是纹丝不动。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郑丹青千金之躯,绝对不可能去冒那个险。

万一这年轻人真为了一幅画,捅自己两刀怎么办?

到了那个时候,这人固然是要因为伤人进局子,但痛的可是他这个大会长啊,这显然不太划算。

“小子,我告诉你,单是非法买卖古代名画这一条罪名,就够你把牢底坐穿的了。”

但郑丹青虽然不敢有所动作,口中却是喋喋不休,听得他说道:“还有李霁,你这店里竟敢供贼人销赃,我看你这霁月清风也等着关门吧!”

“郑会长,这话有些严重了吧?”

李霁脸色一变,虽然他不指着这店赚钱,可这也是他开了多年的老店,真要关门大吉,他也会惆怅的。

“哼,我这还说得轻了呢,到时候销赃证据确凿,你这店关门事小,恐怕你李霁也得有牢狱之灾。”

郑丹青自然是将后果往严重了说,他觉得相比起关门,恐怕坐牢更能让这李霁心惊胆战吧。

“当然,如果李老板能说服那小子把画捐出来,那我自然也可以替你跟有关部门说几句好话。”

郑丹青话锋一转,显然他依旧不想放弃那幅价值连城的古画,想要从李霁这里曲线达到目的。

在郑丹青看来,这是李霁根本不用想的选择。

反正这幅古画最后一定是会保不住的,倒不如现在做出正确的决定,也可保自己和店铺无虞。

“我说郑大会长,你也太高看你自己了吧?”

就在李霁有些沉默的时候,旁边突然传出一道声音,让得郑丹青的脸色更显阴沉,因为他不用转头也知道是谁在说话。

“你不过是一个区区民间书画组织的头头而已,真把自己当国家机关的大领导了?”

秦阳的声音还在不断传来,而听到他说到“头头”这个称呼的时候,郑丹青一张脸已是黑得像是锅底灰一般。

粗俗,真是太粗俗了!

作为楚江市书画协会的会长,郑丹青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文雅之人,像“头头”这种称呼,简直是俗得不能再俗了。

这不是以前那些帮会老大的称谓吗?

你小子竟然用这种称呼来形容自己,简直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吧?

“莫说你郑丹青只是一个小小会长了,就算你真有执法权,今天这道理也不在你身上。”

秦阳直接把话挑明,听得他说道:“说白了,你不过是看上了我这幅古画,见钱眼开而已,还说什么捐献,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大家都是俗人,都喜欢钱,所以也就别绕那些弯子了。”

秦阳目光四下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郑丹青身上,沉声说道:“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今天这画,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带走!”

“郑大会长,你若是还心有不甘,尽管试试!”

秦阳口中说着话,看似随意地又从旁边拿起一把小刀,在手中旋转把玩着,看起来熟练之极。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郑丹青知道自己今天可能要铩羽而归了,而且这张老脸都在这霁月清风的店里丢了个精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夏镇夜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乡野风月
乡野风月
杨羽去深山乡村里支教,这里几乎没有男人,只留下一群娇俏风骚的大媳妇小姑娘,还有水灵灵的支教女老师,于是他夜夜偷香!…
鸿运当头
带球跑前我被豪门父母找到了
带球跑前我被豪门父母找到了
帝国元帅江厌长相俊美,战功卓绝,无奈却是个不婚主义者,曾多次扬言不会结婚不会要孩子。谢观宁看着采访视频里一夜情对象不苟言笑的脸,揉了揉尚且酸痛的腰,嗤笑了一声,十分冷静地低头继续修机甲,只当被狗咬了一口。直到一个月后——他怀孕了。谢观宁:……nm。————传闻谢家自幼失踪的小儿子被找回来时正在脏乱的地下赛场里修着机甲,浑身脏兮兮的满头大汗,行为粗俗,对于礼仪更是一窍不通。众人皆叹这个小少爷怕是毁了
长缨止戈
满城衣冠
满城衣冠
衣冠这两个字很有意思,既指缙绅世族,也是斯文败类。许苏对傅云宪的记忆得追溯到十来年前。或许是时间久远,记忆发生了偏差,当时的傅云宪与这两个字全无干系,既不搭着前一层,也不挨着后一层。
金十四钗
那就离婚吧
那就离婚吧
#你是一束光,我追着你跑了十年。可就算能追上,人也是握不住光的啊。#大学毕业那天,余殊如愿以偿嫁给了暗恋已久的师兄乔晋渊。彼时乔晋渊刚过而立之年,年轻有为、英俊高冷,简直就是照着玛丽苏小说中男主角的模子长成的。余殊和所有人一样,以为自己掉进了童话世界。而事实上,婚后的生活是这样的。隔壁半夜发生情杀案,余殊战战兢兢给他打电话:“可不可以马上回来?我一个人在家有点怕。”乔晋渊:“锁好门,关好窗,我还在
隋喻
长嫂为妻
长嫂为妻
卫韫十四岁那年,满门男丁战死沙场,家破人亡,那时只有奶奶和他那位新嫂陪着他撑着卫家奶奶说,新嫂子不容易,刚拜堂就没了丈夫,等日后他发达了,务必要为嫂子寻一...
墨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