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斐潜

第1742章 真吃饭假食客【1 / 2】

《诡三国斐潜》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

长安。

脍绝楼。

历史总是充满了各种偶然,但是似乎在吃食上,华夏人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却似乎是一种必然。

论说对于吃的需求,华夏人在这个方面,若说是第二,恐怕也真是没有什么人敢于说第一。也许其他的地方也很重视食物,但是也只有华夏将吃的这件事情,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孔仲尼就有名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当然,孔子的这句话后面还有其他的言辞,并不是说只管“饮食男女”就可以,抑或是借此为名,恬不知耻,只是孔子说明人的最大欲望是什么,并且需要理智和礼节来进行管理和制约。

从原始上古的烧烤,到陶器的烹煮,用了大概三四千年,但是随着各种工具和动植物的发现,华夏的吃食就日益翻新,花样繁多了起来。

而现在在关中长安,猪肉正在成为新型的肉食,比历史上早了三四百年,走上了逆袭唐长老的道路……

这,自然就是骠骑将军斐潜的“功勋”。

总所周知,华夏走上了农耕的道路,获取了更加稳定的生活条件,可以安居乐业,并且孕育出了伟大的文明,但是同样也付出了一定的待价,就是比起游牧民族来说,比较缺乏肉食……

尽管先秦文献中关于“羹”的记载名目繁多,什么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鳖羹、鱼羹等等,让人大流口水,但它们绝大部分只出现在皇室贵族的餐桌上,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

就算是如此,华夏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就连统治者,也不能天天吃肉。礼记之中表明了,只有在祭祀的时候,天子才能宰牛,诸侯才能杀羊,平时的时候,不得无故宰杀牛羊。

相比较之下,游牧民族就比较有肉吃了,而且越往后,越是发达的畜牧业,提供给这些游牧民族更多的肉食,使得华夏越往后,在体格上就逐渐的和北面游牧民主的差距就越增大,明末清初的时候所谓的“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出来。

华夏的这种庄禾为主,肉食偏少的局面,直接奠定了华夏人长久以来,肉食就是一种“奢侈品”,直至后世也不见得人人都可以获取“肉食自由”。

而现在,长安城中,经过不断的改良,阉割技术的发展,猪成为大规模,养膘比较容易的肉食性动物,直接成为了关中,尤其是长安各大酒楼的心头好,甚至因此在民间的地位逐渐的上升,成为了所有民众解馋的首选,被封为了“大肉”的荣誉称号。

或许那一天,斐潜就会解锁一个“大肉之父”的成就……

毕竟是从斐潜这里开始,华夏的畜牧养殖产业提前了三四百年的进程,而这样的爬升,不仅带来现阶段的变化,也将会到影响未来。

王昶,太原王氏的后人,现在又于骠骑将军之下任职,自然是有这个财力支撑起天天吃酒楼的资本,再加上王昶现在也处于一个长身体的阶段,而脍绝楼肉菜可以说是长安前列,加上又是距离斐潜的骠骑将军府比较近,因此也就成为了王昶解决晚脯的最佳场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之大国崛起
抗战之大国崛起
中国狼牙特战队的张云飞来到了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成立特战队,让日寇闻风丧胆。搜集全世界的人才为我所用,发展科技,发展工业,一个东方大国渐渐崛起。美女、财富...
五彩贝壳
覆汉
覆汉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榴弹怕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
罗贯中
抗战之老子是军阀
抗战之老子是军阀
唐青宇穿越了,穿越到了二战时期,一出现就经历了血雨腥风,且看唐青宇如何在战场上独领风骚,一展雄风!
夏侯南
影视:最强5G系统
影视:最强5G系统
一朝醒来,发现来到《火蓝刀锋》世界,成为兽营的一名新兵,获得最强5G系统,随意下载任何技能,从此开始了开挂的人生。
无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