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1113章 哈尔西的舰队

《抗战之烽火燃血》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

在太平洋舰队的风暴之中,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披风斩浪。

看上去似乎不惜一切代价穿越风暴疯狂的赶路。

这支舰队由太平洋舰队主力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组成。

他们分别是战列舰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巡洋舰克利夫兰号、哥伦比亚号、圣达菲号、巴尔的摩号、波士顿号,驱逐舰尼古拉斯号、奥班农号等组成。

阵容非常的强大。

在战列舰密苏里号的舰桥上,有绰号公牛之称的哈尔西中将正用望远镜观察着整支舰队的情况。

风暴的强度不高,所有的军舰都能承受,但是哈尔西中将的眼中却流露出焦急的神色。

原因很简单,虽然风暴不会对舰队造成损伤,但是会严重迟滞他们的速度。

根据舰队司令部最新的情报,东方的潜艇和喷气式飞机已经出现在了联合舰队附近。

这说明东方的军舰距离山本联合舰队已经很近了,至少要比自己所带领的这支舰队要近很多。

哈尔西中将放下望远镜,有些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参谋长罗伯特卡尼出言宽慰说道:

“虽然我们遭遇了风暴,但是也只比预定的时间晚了四五个小时。

根据之前的情报,东方海军在南洋地区根本没有强大的力量,他们的航母战斗群也在北方,因此晚了四五个小时不至于就赶不上接收山本联合舰队的投降。

并且山本的联合舰队残余的官兵已经明确表示要向我们太平洋舰队投降。

就算东方人提前抵达山本也不会向他们投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能给我们争取数个小时甚至是一天多的时间。”

哈尔西中将轻轻点了点头,但是眼中的忧虑并没有消散。

又前行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舰队终于冲出了风暴区,前方海天一片蔚蓝宽阔。

哈尔西中将的心情也好了一点,他让各舰通报各自的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军舰状态良好,没有任何损伤。

哈尔西中将没有迟疑,立刻下达,命令,让各舰保持至少30节的航速前行。

同时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联络,获取最新的情报。

密苏里号的舰长迈尔斯来到舰桥,对哈尔西中将和参谋长罗伯特说道:

“尼古拉斯号报告,他们在舰队的前方发现了两艘潜艇。”

此言一出,哈尔西中将的脸色马上凝重起来,追问道:

“是华国的潜艇还是倭寇的潜艇?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迈尔斯马上说道:

“应该是华国的潜艇,因为这两艘潜艇只在声纳中出现了很短的时间。

就好像是他们在故意暴露自己随即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所有的军舰都在搜寻他们,不过暂时没有找到。”

公牛哈尔西的脸色变得愈发的难看了,他明白这是东方的潜艇在故意挑衅自己,给他的整个舰队制造不安的情绪。

的确只有东方的潜艇能够做到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又消失。

“既然是东方人的潜艇,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敢对我们开火。”

哈尔西中将拳头紧握,用此来缓解自己的愤怒和无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秃头小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猫腻
织明
织明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蜗牛非牛
抗战:从八佰开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痴冬书亦
鹰视狼顾
鹰视狼顾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张通明
顽贼
顽贼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夺鹿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