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反骨逆子

第一百零八章 一筹莫展

《我在大明当反骨逆子》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

再不济可以让四川调配也行,毕竟天府之国粮食多点。”

“嗯~传旨,让四位布政使配合吴印,救灾。”

“是~”

这粮食的事情定下了,夏元吉就悄悄退回文官的队列装死。

朱棣下完调粮的圣旨,又看向夏元吉:

“夏元吉,钱呢?有粮没钱怎么让百姓重建家园?”

夏元吉的脸更苦了,但还是无奈地站了出来道:

但这些银子需要年底发文武官员的饷银,明年要修建祖陵,明年九边重镇的建设,明年黄河河道梳理,长江淮河的梳理,给地官道的修补,还有……”

“停!你告诉咱,能调拨多少去三边卫?”

朱棣听得也是头大,但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还没有算上他准备北伐的钱粮需求呢。

大明是真穷啊,特别是明初,在残破的元朝身上建立时,更是年年缺钱。

夏元吉一脸守财奴相的伸出四个手指头,又收回了一个,才心疼地说道:

“三十万两,不能再多了。”

朱棣听了也是一阵沉默,三十万三个边卫一分每个边卫只有十万两,再加上运输的损耗,到了三边卫还能剩下多少。

夏元吉见朱棣沉默,赶紧给自己的副手:为户部右侍郎杨靖使了个眼色。

杨靖有点无奈,但还是走了出来说道:

“陛下,微臣建议给三边卫大明宝钞,以此来减少运输的火耗。”

“宝钞?不妥,大灾之后不仅百姓需要金银铜钱交易,那些商人也是认银子,不认宝钞。”

朱棣摇摇头表示反对,他也知道大明宝钞的弊端,现在大明宝钞的购买力已经不足八成了。

在灾后给百姓发宝钞,就有点坑人了。

“陛下,臣也认为给宝钞更合适,如果押运银钱去三边卫,就算是最近的西安府也要至少两个月,到时候百姓想要恢复都来不及了。

还不如由驿站加急快速接力送过去,最多十天就能到边卫,可以确实解了这燃眉之急。”

夏元吉赶紧接过杨靖的话匣子,不让它落地。

只是他这边才安抚好朱棣,他手下的侍郎李文郁却出来搞事了。

“陛下,维持以为西安府应当少给点钱粮,就微臣所知,在中秋之前,凉王殿下刚刚从北元还的百万牛羊。

有这些牛羊打底,凉王殿下当能解决粮食问题;此外凉王殿下的雪花盐获利颇丰不下百万两白银,当无银钱之忧。”

夏元吉真想踹死这个李文郁,你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吗?

那可是凉王,陛下的亲儿子啊,你这是要给陛下上眼药吗?

只是他没想到李文郁还没说完。

“凉王殿下乃天纵之才,他还发明了大犁耙,可以数倍提升耕地效率,已经在陕西和山西大卖,也为凉王殿下收获不少银钱。

当此天灾国难之时,凉王殿下也应该出来为国出力。”

“而这不就是陛下分封诸王,管理封地初衷吗?”

听到这话,不仅朱棣沉默了,就连想要出来反驳的朱高炽也低头沉思了起来。

是啊,朱棣分封诸王,就是要诸王管理封地,发展封地,甚至是开疆拓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港综警队话事人》《汉风烈烈起南洋》《灵境行者》《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超时空快递》《仙工开物》《我真没想离婚后带球跑》【新思路小说网】《带着超市大逃亡》【大黄书

我欲龙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日之兵魂传说
抗日之兵魂传说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丑牛1985
铁十字
铁十字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月影梧桐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柒百妖幻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朱郎才尽
雏鹰的荣耀
雏鹰的荣耀
匂宮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