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首座抛弃之后
- 林青竹是修真界出了名的笑柄。他六岁入道,在青山派扫地十年一无所成,最后攀附北山林家最年轻的少主,自荐枕席,一飞冲天。外人皆恨得牙痒痒,不仅是为他厚颜无耻,更因为他沾染了少主林如晦。修真界里最光华璀璨的一颗宝珠。若说林青竹低贱得好像路边草,林如晦就是云中月、天上星,年轻一辈的首座,将来最有望成为第二个林氏先祖,一统长风界的人。任谁提起他,都会吐口水。但林青竹不在乎。*林青竹蹉跎十年,一朝抓住救命稻草
- 张源起

二百一十万港币。于现在的李家城而言,并非是一个小数目。在长江工业收购黄埔船坞前,长江工业都是一个厂,塑胶花养不出一头商界巨鳄。随着最后一件拍品落入霍官泰的手中,拍卖会结束,宾客们起身离席,移步隔壁宴会厅,开始慈善晚宴,一起用餐。如果说,拍卖会用来搏名,那慈善晚宴,便是一个将名气兑现的地方。“何先生。”
“恭喜啊。”
“第一次在港岛办慈善拍卖,便拍出八百多万的善款,明天晚宴要上新闻头版了。”
邵毅夫举着酒杯,上前恭贺。为行业上的对手,邵氏公司与东方电影竞争激烈,产了许多佳片出来。邵氏影业布局三十年,基础雄厚。虽然给何定贤抢了市场,但依旧风头正劲。“多谢。”
何定贤举杯回敬,算是对影坛前辈的尊重,但心中已经得知邵毅夫曾接受汇注资,邵氏股权架构中已经有英资背景。邵毅夫见他没有想要多聊的意思,将酒饮下,便起身离开,前往宁波商会的同仁中谈天。霍官泰凑上前道:“邵氏去年捧了李丽华,拍出港岛第一部彩色电影《海棠红》,创下首播七万港币的票房,单部电影能赚大几十万,又拉拢了巨星林黛加盟。”
“你在影业有对手了。”
何定贤不以为意:“邵氏在影业上能力不俗,但东方影业经过发展,在制片工业上已经比邵氏雄厚。邵氏近年来钟意培养女星,希望能学长城多培养几个夏梦,石慧。”
“但电影是需要工业基础的,东方影业已经在深水埗建了一个拍摄基地,并且与国际电懋一起收购了永华片厂,两间公司共用一个制厂。”
“成本下来、规模上去,再加上院线铺设,足够了。”
霍官泰面露思索:“人人都讲电影是艺术,你却说是工业,还提出降本增效。”
“有意思。”
何定贤笑道:“艺术归艺术,赚钱归赚钱,把电影视一门生意,便按做生意的方式来,把电影视一门艺术,就按照玩艺术的方式玩,你看,陆运涛一心做精品电影,票房照样红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