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517章 做官的艺术【1 / 2】

啪!

一个衙役踹开淮安府知府衙门的大门,两队人马刷刷的冲了进去站好。

正门外,有一个圆领红袍、头戴乌纱帽的官员从轿子里走出来,堂堂知府衙门似乎不在其眼中,他短小身材,但脸色不怒自威,就这么坦然的走了进去。

却说这田若富一开始还要叫骂是谁敢这么大胆,但从里边儿出来仅看一个模湖的身形,便立马提着衣角低头跑了出去。

“下官不知总漕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总漕恕罪。”

啪!

来人虽然身材短,但是跪在地上的田若富他还是够得着的,这么一巴掌打得是清脆透亮,整个院子里的人都听到了,那声音、那力道,像是扇在人的心上一样。

接着就看他指着田若富的脑袋大骂,“本官几日不在,你便惹出这样的事端!交代你的事,你有哪一件是办得漂漂亮亮的?!”

“总漕恕罪,总漕恕罪,”田若富捂着脸,一个大男人马上就要哭出来似的。

实在是他倒霉,因为对他发脾气的就是他的顶头上司——漕运总督陈泰。

这个就要理一理这里的行政关系。

首先南直隶是分两块,一为应天巡抚,一为凤阳巡抚。应天巡抚常驻应天,也就是南京,凤阳巡抚的治所大部分时候则在淮安。

但凤阳巡抚一般是个兼的,在它的前面还有一大串。

陈泰此时的官名全称应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

漕运、凤阳、河道……这每一个都不是小事,但总漕的治所确实就在淮安。

因为淮安这座城市在明清两代是一座妥妥的枢纽城市。

南京的西北是凤阳、东北是淮安,如果说凤阳的重点在于军事,那么淮安的重点则是漕运。

因为淮安是京杭运河和淮河的交汇之处,来来往往的商船都会在淮安停靠。

其次,明清两代的国运都与漕运绑定在一起,为此还专门设有漕运总督,总督府就在淮安。

此外,南宋时黄河夺淮入海,一直到清咸丰年间,这六百多年黄河都是过淮安而入海的。

然而黄河泛滥成灾,明前中期,黄河为患较轻,所以漕运总督还有“兼管河道”四字,当然,如果真的遇到那种大水灾,朝廷会临时派专员前往治理,事毕即撤,并非常设。

之后,从明朝嘉、万年间开始直至清朝,黄河开始逐渐疯狂,康熙皇帝还以治黄河为三大业,所以一个人实在不能身兼数职,

明廷在成化年间首先开始将河、漕分开,当然后来又合过,分分合合、反复几次,终于在万历后期直至明末,河、漕一直是分开的,到清朝也是如此,

而河道总督、它的总督府也在淮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绝密小说网】《游戏搞到一个亿》【新搜读】【书彤网】《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亲亲小说网】《落崖三载后》《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在反派出生前(快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猫腻
鹰视狼顾
鹰视狼顾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张通明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公子許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476971307(老群
坟土荒草
红色莫斯科
红色莫斯科
重生为红军米沙!
涂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