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门崛起
-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 朱郎才尽

皇家雇佣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德二年八月初,还是拂晓的时候,皇帝被太监叫醒。
刘瑾跪着说:“陛下,工部曾克明公,昨夜去了。”
朱厚照剩余的一些睡意被一惊而去,他没说什么,只是自己坐了起来,头发就这么披散着。
良久。
里面传来一声叹息,“唉。”
工部尚书曾鉴,是天顺八年的进士,在朝劳碌也几十年了。遍翻他过去的所作所为,主要做的就一件事,劝戒皇帝不做劳民伤财的事。
弘治十三年,宫中请改造龙毯、素毯一百有奇。曾鉴进言:“毯虽一物,然征毛毳于山、陕,采绵纱诸料于河南,召工匠于苏、松,经累岁,劳费百端。祈赐停止。”
其余时候的所请,虽是不同的事物,但内核都是一样的。
多少有些迂腐,但这种劝谏没什么大毛病,总比让皇室可劲儿浪费的臣子要好。
另外,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四朝的老臣,有清名的,朱厚照不会盼着他死,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种收拢人心的机会。
尤其是眼下还有战事,更需要团结一心。
“传旨。”
刘瑾低头。
“曾克明公,为人谨厚勤励,履历数十年,兢兢业业,未有惰怠,虽无表表建立,然亦无失德也。朕欲成终始之恩,厚君臣之义,赐其太子太保,照例辍朝一日,文武大臣皆着素服,以示哀荣。”
这种东西一般是由礼部出文,然后出告示,张贴于长安左右门,这是文武大臣进宫的必经之路。
明代因文武官员丧事而辍朝,是辍而不废务,该有什么事情还是照办。
只有碰到皇后、皇帝的丧事,那才会辍朝、废务。
所以朱厚照还是得更衣,但今日得穿浅澹色袍子,官员们呢,也是浅澹色衣服,带乌纱帽,系黑角带。
这些都是礼节性的东西了,照做即可。
辰时三刻,朝中重臣还是入宫了。大概是因为工部尚书去世的关系,每个人的情绪都不高。
不过对于皇帝给到曾鉴的死后哀荣,他们还都是觉得感动的。
“曾克明公去了以后。工部尚书一职由何人来担?”
众人面带戚戚色,皇帝一句问出,竟都回答不出个一二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