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

第六百八十五章:李泽的愤怒所在【1 / 2】

武威书院和武邑城一样,这几年,都在不停地扩建,幸好当年在修建武威书院的时候,李泽便给他们预留了很大的一块地盘,可即便如此,现在,这些地方也已经被填得满满当当了。以前章回还可以在学院之内开垦几片荒地作为学子们的农业实践之所,现在当然也已经没有了。

武威书院已经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为朝廷培养各类官员的学院,除了六艺之外,更多的务实的学科也加入了进来,书院内的博士不仅有学富五车的大儒,也有大字识不得多少的大匠,老农,这些人,都被授予了官职,配备了专门的助手,将他们的经验编纂成书,然后教授学子,刊印天下。

这些年来,武威书院基本上已经成了天下所有读书人所向往的殿堂,因为只要你进入到了武威书院,基本上,一个光明的未来就在向你招手了。即便是在伪梁统治区域内,在南方那些仍然游离于朝廷管辖之外的节镇所在地的但凡认为自己还有些本领的人,因为在本地觉得志气无法伸展,便悄咪咪地通过各种手段跑到北方,跑到武威书院想来求学。

当然,来不是一件太简单的事情,但想要进入武威书院,可就难了。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考试。

李泽治下,已经形成了以武威书院为金子塔尖,然后州学,府学,县学,乡学成体系的教育培训体系,虽然像州学府学并不限制这些人的报考,但他们想要与成系统学习的那些本地学子们竞争,成功的也只是极少数。

更多的,不得不申请进入州学,府学补课。有钱的倒不在乎,那些穷困的,就不得不一边找一份工作糊口一边就学,其中辛苦自然就不为外人道了。

当然,能够竞争成功进入武威书院的这些外地学子,倒是受到了学院的高度重视,一来,这些人能干翻本地学子成功考进武威书院,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素质极高,二来,也与朝廷想要在未来经营南方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来自那个方向上的精英人才,也正是朝廷所需要的。

武威书院,正像一块海绵一般,在不停地吸纳着天下英才。

而章回,便是武威书院的最高长官。

当韩琦与薛平两人联袂抵达武威书院内独属于章回的那个小院子的时候,名满天下的礼部尚书章回正赤着胳膊,在一个石碾子上用力地摔打着他刚刚收获的粟米。伴随着他强有力的胳膊一次次的抡起,金黄色的粟米便掉落在铺在地面上的一张毡子之上。而与章回的汗流满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夫人怀里抱着一只狸花猫,修闲地坐在廊下,而他的儿媳妇则一只手捧着书卷,独坐于窗前,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只透明的琉璃盏,一边品茶一边看书。儿子章循主职与秘书监,那地方,真的称得上日理万机,一月,仅得两天的休沐机会。

所以这些活计,便只有章回自己干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诡三国
诡三国
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推土机,没有集邮癖,只有一个小职员,无财无权无势,一步步的在三国各路牛人间披荆斩棘!枭雄还是英雄,美女还是江山,阴谋还是阳谋,王道还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国,你会发现其实曹操没做献刀,刘备不光会哭,孙权平衡有术,一起来会一会吕布关羽的武艺,顺便看看大小乔的呆萌……
马月猴年
北雄
北雄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河边草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红色莫斯科
红色莫斯科
重生为红军米沙!
涂抹记忆
留里克的崛起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