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最新章节。
《致知》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
李二曾在上边发表关于茶的文章,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书院的文学院、数学院、医学院、史学院,乃至刚刚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军事学院、工学院,都设有固定的版面。
编委会也早已不是原来的大猫小猫两三只,作为发起人的李义府、李恪、上官仪、来济、李延寿、张柬之等,如今是长安城中,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每期近五十个版面,只有区区三个版面,留给商贾们打广告。
一到竞拍广告版面的时候,《致知》编辑社的来信,就像雪片一样,哗啦啦的往里送。
曾有一家麻行,豪掷三千贯,垄断了连续六期《致知》的广告版面。
一时间,该麻行名声大振,赚得盆满钵满。
出于审稿的进度,以及庞大的投稿量,《致知》从七天一期,已经改为十天一期。
上到王宫贵胄,下至黎民百姓,只要到了《致知》发行的日子,定会买上一本。
就算看不懂上边的文章,起码也要知道大唐如今的学风动向。
否则,出去吹牛都会被人鄙视!
而作为《致知》最大且是唯一的投资方,柳家对《致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短短半个时辰,整个长安城,一片哗然!
庞春是庞记麻行的大东家,年仅四旬的他,当年从父亲手中接手的,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布作坊。
短短二十年,一跃成为关中一带,最大的麻布商人!
尤其是去年,和柳家商行展开合作之后,更是一飞冲天,大有成为麻行行首的趋势!
庞记麻行在关中拥有近七十家分号,每日的出货量,能够达到上万匹!
其中的利润,是不可想象的。
这要归功于庞春,那别出心裁的经营理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