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

第668章 确凿【1 / 2】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终宋》最新章节。

风陵渡。

相传,黄帝贤相风后便葬在此地,谓之“风陵”,因此得名。

此处是黄河从北拐向东的拐角,摆船渡河的交通要冲,原本商旅频繁往来。

可惜如今河道不通,只能看到兵士逡巡,防备着对岸的宋军。

镇外一个个偌大的驿馆中已无商旅,尽数被征用。

九月初六,仪叔安已赶到风陵渡……

仪叔安的父亲是仪肃,于金国末年檄摄虢州,在中条山上垒堡抗蒙,见宣宗窜逃汴梁,心知大势已去,遂投降了蒙古,依金国旧制,佩金符,任为解州节度使。

仪肃在世时,仪叔安便曾北上九原城,质于阿剌海门下。之后承袭了父爵,镇守解州。

这些年过得宽舒,无非是每年征收五户丝押送给宗亲,仪家甚少被征调作战。

近来却有风雨欲来之势。

七月时突然收到了廉希宪的急信,言刘黑马已叛蒙归宋、京兆府不可守,并要求仪叔安搜查张柔之女,以防张家有通敌可能。

仪叔安虽看不懂,但还是照办了,封锁了蒲津渡。

派人搜查了许久,果然找到了张家女,好言请对方到解州城等事情查明,对方却是逃入了中条山。

没多久,张延雄领人赶到,要求仪家放人,仪叔安便觉两头为难,再派人去请廉希宪来应对,竟是不知廉希宪去了何处。

之后,潼关失守、廉希宪身亡的消息传来……仪叔安忽然发现,解州已处在与宋交战的前线。

他只怕张家是真的勾结了李瑕,下一步就是攻解州。

直到三日前,张延雄带了好几个人证过来……

“你说什么?!廉相未死!投了李瑕?!”

若说廉希宪没死,仪叔安是相信的,但说其投了李瑕,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但,两封信已递到了他的面前。

其中一封烧了一半,但确实是廉希宪亲笔所书,要向陛下揭露张家投敌一事,言之凿凿,与先前所言“防张家有通敌可能”已不是一回事。

另一封,却是李瑕递到洛阳的休战信,内容丰富,既点明了漠北的大战,双方不宜再继续用兵,以免阿里不哥趁虚而入,还叙述了鄂州和议之后,燕京已派使者郝者南下和谈。李瑕自称刚刚知道此事,决定不再对山西、河南用兵。

问题在于……这封信的用词、笔迹。

“这是廉希宪的笔迹?左手写的?”

仪叔安不可置信。

但找了府中多名擅长字画的先生看过,确确实实出自廉希宪之手。

至此,许多事像是突然间有了答桉。

廉希宪为何敢自作主张命汪良臣为帅?

汪良臣才胜过浑都海,如何会转瞬之间一败涂地?

刘黑马为何会投降李瑕?

廉希宪为何会一失不发退出关中?

还有,蒙哥汗是如何暴毙在钓鱼城的……

一念通,百念通。

当发现是廉希宪通敌叛国,一切疑惑也就瞬间想明白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猫腻
顽贼
顽贼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夺鹿侯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有时糊涂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公子許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书友q群:563894205我穿越斗罗大陆,发现我的爷爷,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的父亲,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我爷爷的孙子,我父亲的儿子,一个未来的农民,武魂也是一株杂草。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永无出头之日。我不由地叹了口气。“叮,是否加入聊天群”听到这样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未来的子孙,我必须要努力,必须要奋斗,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我一定会抓住这
旱地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