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

第624章 开拔【1 / 2】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终宋》最新章节。

“魏明帝太和二年,季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已平定南疆,解决了后顾之忧。意识到长此以往,季汉与魏国之国力差距只会愈大,所谓‘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若困守,实坐以待毙。故而屯兵汉中,准备北伐。”

“彼时,魏延献计,领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走子午道十日可到长安,与诸葛亮会师于关中。亮以为此计险,不如安从坦道,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不用魏延之计。”

“诸葛亮遂扬言,将由斜谷道取郿,命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大将军曹真中计,主力调往郿城,导致陇右防事空虚。亮则率军攻祁山,顷刻之间,陇右五郡仅余其二……”

刘元振说到这里,堂上诸人已经没耐心了。

“够了。”

刘黑马当先开口打断了儿子的喋喋不休,道:“三国旧事不用你说,李瑕比不了诸葛亮。诸葛亮‘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李瑕却妄图一年内做六七年之事。”

“是三年,诸葛亮平定南蛮只用三年,而李瑕入川蜀业已三年。李瑕虽不可比诸葛亮,赵宋之国力比季汉,犹多了东吴之地。”

刘元振每天夜里熬得憔悴不堪,但到了议事时却是敷了粉盖住他发黑的眼圈,举手投足依旧胸有成竹的模样。

这便是他与刘元礼最大的不同。

刘元礼没这么爱出风头,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只在关键时候果敢行事。

相比而言,刘黑马私心里其实更喜欢五儿子,觉得……大儿子实在是话太多了。

当然,他从不表现出来。

“大郎想说什么?”

“孩儿以为,父亲不可轻视了李瑕。”

刘元振话到这里,道:“我们都知道,李瑕那志向……”

“没轻视他,拿个章程吧。”

“是,孩儿以为李瑕哪怕比不得诸葛亮。其思路相同,皆欲平定南疆、北伐关中。便连取关中的策划也是相似。”

刘元振走到地图前,从容一指。

“进兵路线依旧是这两条,子午谷之谋或安从坦道走祁山。进兵之谋依旧相同,虚虚实实而已。”

众人都没猜透的地方就在这里。

贾厚抚须道:“问题是……何为虚?何为实?”

“祁山为实,子午道为虚。”

刘元振终于作了判断。

他废话一堆,最后这句话却是简洁有力。

“为何?”

贾厚又问道:“大郎何以确定?”

刘元振自信一笑,道:“理由方才说了,二舅自以为懂三国旧事,不肯仔细听我说。正是因魏延子午谷之谋悬危不可成,诸葛亮才走祁山。”

刘元礼点点头,道:“大哥所言甚是,只须我等击败浑都海,李瑕敢兵出平原与取死无异。”

“退一万步而言,有廉公、商公在长安,李瑕也难以破城,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回防。”

贾厚笑道:“如此说来,盗得这兵书反而成了碍眼法?”

“不错,是李瑕的疑兵之计,我们只需当我们从未看过……”

这话也就是说说而已了,事实上刘元振是最在意的那个。

一句话还没说完,他自己又转折了一下。

“不过,只要看破了李瑕的伎俩,依旧可以利用他的疑兵之计。二月初七,我派细作南下打探情报,今已过一月,我方才得到消息……”

刘黑马再次打断道:“李瑕已封锁蜀道,你的人如何往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行让我来[电竞]》《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白鹤看书】《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重生小说网】《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噩梦使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猫腻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紫兰幽幽
蝉动
蝉动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江苏棹子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止天戈
抗战:从八佰开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痴冬书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