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五百八十六章 替手之争

不经科举经由学校选拔太学生作官,此举听起来有打破常识。

但是这恰恰是王安石是提出的。他改革贡举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王安石还引证三代时就是这个样子的。

故而王安石以“兼采誉望,而罢弥封”的学校取士取代科举的主张提出后,苏轼上疏进行猛烈的批评认为是开时代的倒车。

他说学校取士会恢复唐朝通榜的弊病。学生会贿赂官员,请托权要,最后导致恩去王室,权归私门的结局。

当时与苏轼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刘攽。

总之言之,王安石主张是废除科举改由学校取士,但是目前还不现实,只能一步一步来。

而章越心想自己提出由学校选拔人才的主张,必然正中其下怀。

王安石听后则道:“陛下,臣素以为陶冶人才在于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道。”

“而学校是教人的根本。这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校,相反若是不可为天下国家之用,则学校不可教之。”

“之前诗赋取士,朝廷进用文吏,仅苟尚文辞而已。但官员却不通古今,不习礼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张,朝廷任之以事,则不知如何施为,这便是朝廷用人之弊。”

章越听王安石这番话想到了嘉祐二年时,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疏,当时王安石对国家取士选官非常的不满,认为选上来的官员都不合用。

认为那些皓首穷经的读书人,最后大则不能用天下国家,小则不为为天下国家之用。

说白了,连当个螺丝钉都不够格。

王安石道:“如今两夷虎视在旁,用兵打战之事尤达,这是威服天下,守国家之具也。昔日祖宗之法,就是要文武异事,令天下读书人以执兵为耻,这不是历朝历代出将入相的用人之道。”

“方才章待制所言,以治民,武学,算学,水利,律学,史学为治事斋,作为达用,为国家天下之用,吾甚认同,至于经义斋为明体,则可‘一道德,同风俗,弭异论’,但是臣又以为章待制所谋却欠缺周详。”

官家笑着看了章越一眼,表示王安石已是认同了你的分斋教学法,最后一句话不必太计较。

在官家面前,章越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向王安石问道:“还请参政指教。”

王安石道:“章待制,方才所言的分斋教学不过是教人之法,但所失在于不知养人之道,取人之道。”

“中人以上的人,虽穷困也不失为君子,中人以下的人,虽泰达也只是小人。唯独中人则不然,泰达为君子,穷困则为小人,故而朝廷必须养士,必须饶之以财,这便是养人之道。”

“臣向来主张,考官员诚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之。人才就似工具,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须教之,养之而磨砺温养,否则就会失人。”

“似没有经过学校教养,朝廷没有考问其才能,无父兄能担保他德行的人,用之任事,这便是古代用人之败。”

王安石说的取人,一个要看出身,身家清白。

二是朝廷要进行考试,知道他的才能呢。

三是最重要是要经过学校的培养。

王安石说完道:“故而臣主张在章待制的教人之道上,补之以养人之道及取人之道。”

“此法臣已思索多年,将太学生分为三等,分别是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外舍生不限员,内舍生取数百人,上舍生则不超过百人之数。”“每月,每季,每年以考核定升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寒门宰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柒百妖幻
寒门宰相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天唐锦绣
天唐锦绣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但是当房俊穿越到那位浑身冒着绿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辈身上,就感觉生活全都不好了……
公子許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止天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