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

第三百八十四章 柳暗花明【1 / 2】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好孩子》最新章节。

就象辛毗对曹老大说的一样,四方之患,莫大于河北,河北既平,霸业可成矣。

光以战争潜力而论,冀州的战争潜力,其实远在陶副主任的老巢徐州五郡之上,汉末顺帝时统计人口,冀州的人口高达五百七十七万,徐州却仅仅只有二百七十九万,即便是同样遭受战乱灾荒影响,基础好过徐州许多的冀州人口经济照样还远在徐州之上——这也是曹老大和陶副主任在本小利薄时,都拼命向大袁三公摇尾乞怜的根本原因。

此外,冀州被战火破坏的程度也远比徐兖豫青等州要小,黄巾之乱虽然是在冀州的巨鹿郡境内首先爆发,然而冀州黄巾却是当年爆发就当年遭到镇压,兖豫青等州却是黄巾之乱的最大重灾区,最惨的青州被黄巾战火破坏得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座城池,徐州受黄巾之乱影响即便相对较小,被重创的却是徐州最大的粮盐铁产地下邳郡,逼着老陶谦不得不靠推广佛教来对抗太平道。

其后的中原大战又近一步拉开了距离,大袁三公是以诡计几乎兵不血刃的夺得冀州,其后冀州内部几乎再无大的战乱,徐兖豫青等地却是爆发了一场接一场的残酷血战,人口锐减程度远超过冀州,经济遭破坏的程度也是如此,逼得曹老大一度不得不以人肉当军粮,所以陶副主任才会哀叹说徐兖豫青扬五州之地只得天下三分之一,冀幽并三州得其一。但就综合实力而言,冀幽并三州之地中,冀州又独得三分之二还多!

鉴于此情,假如能多给袁谭公子一点时间整合内部,凭借大袁三公指定接班人的正统优势重新一统冀幽并三州。发挥出冀幽并三州的人口经济优势和产马地优势,那么天下事难有定论,至少徐州军没那么容易对袁谭军形成压倒性优势。但非常遗憾,袁谭公子清楚这点,坏种满地走的徐州决策层更清楚这一点,不管是徐州军的文官还是武将,都不想再回到过去对冀州军婢膝奴颜的日子,所以好不容易夺回邺城的袁谭军不要说是获得整合内部的机会了,就是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了。

十月二十四这天。首支徐州援军高顺队伍抵达白马渡,第二天就在陈到军的掩护下展开渡河行动,与陈到军隔白沟对峙的袁谭军大骇之下当机立断,立即向陈到军队伍发起强攻,妄图冲过白沟将高顺援军半渡而击之。守河的陈到军奋力迎战,战事异常激烈残酷,具有局部兵力优势的袁谭军牢牢占据上风,陈到军虽然也奋力死战,无奈陈到军队伍中精锐不多,始终无法战退袁谭从并州带来的百战精锐队伍,战斗打到接近正午都僵持不下。兵力弱势的陈到军伤亡颇大,白沟河水为之嫣红。

还好,到了正午时分,高顺军已然先后渡过两批队伍共四千余人。集结后立即赶赴白沟战场,帮助摇摇欲坠的陈到队伍稳住白沟防线,然后高顺也亲率陷阵营在第三队渡过黄河,急赴战场协助陈到作战。并亲率陷阵营杀散突破白沟的袁谭军焦触队伍,斩袁军大将焦触首级于白沟河畔。这才把白沟战场重新拉回均势,袁谭军继续猛攻,直至天色全黑,确认高顺军渡河过半,这才无可奈何的收兵回营,高顺军乘机连夜渡河,于二十六日这天上午全线渡过黄河,与陈到军会师于黎阳。

阻拦高顺援军渡河失败,袁谭军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多少夺回黎阳重地的希望,袁军文武纷纷建议袁谭撤退,保存实力退往邺城,但袁谭不肯死心,又坚持向陈到和高顺队伍发起了一次进攻,陈到和高顺听了荀谌建议,故意继续采取坚守之势凭河而守,意在拖住袁谭并消耗袁谭军实力,陶袁两军再战一场不分胜负,双方死伤都相当不小,而袁谭见徐州军获得增援后仍然拿自军无可奈何,信心为之大增,仗着自己的后方路近,遂又命令留守邺城的郭图再发后军增援,决意击退徐州军队夺回黎阳。

袁谭公子敢下这样的决心,最大的原因当然是还没有收到徐州主力已经回师北上的消息,熟知袁谭性格的荀谌也命令兖州西北的各处关隘严密封锁,拼命迟滞袁谭军细作传递消息的速度,引诱袁谭继续增兵黎阳,袁谭军中计后果然往黎阳又增派了一万多军队,还拼命的从邯郸、巨鹿等地征调军队南下,全然不知徐州主力已在向着冀州开拔,自军覆亡时间已然开始倒数。

纸包不住火,十一月初四这天,陶副主任亲率大军三路攻打袁谭军的消息,终于还是通过黄河水路的传递,从河内送到了袁谭面前,刚获得援军正准备再次攻打黎阳的袁谭闻讯大惊,惊呼妹夫为何会师如此神速之余,也只能是赶紧率军往邺城方向退却,高顺果断率军追击,迟滞袁谭退兵速度,并乘势拿下了荡阴,为徐州军打开了攻取邺城的前进道路,袁谭则是连安阳都不敢守,率领主力全数退回了邺城,在邺城整兵固城准备迎敌。

与此同时,吕由和曹豹等徐州老将押送的粮草也先后抵达了濮阳和黎阳,并接替陈到守住了这两座北上重镇,陈到军腾出手来后,荀谌又马上建议陈到率军去攻内黄、繁阳与长乐等地,打通白沟直通邺城的水运粮道,陈到从之立即出兵,只有乡兵守卫的内黄与繁阳二城自知不敌,果断打开城门向徐州军投降,只有长乐小城仗着城池距离邺城较近,不肯投降负隅顽抗,陈到挥师攻打,长乐向邺城求救无果后也只好开城投降,邺城以南冀州城池便全部落入徐州军队之手。

袁谭公子当然不是不想救长乐,实在是已经没有救援的必要,在徐州主力已经三路北上的情况下,即便全力救下了长乐,将来也肯定是被迫放弃的命,缺粮少民的长乐小城是既不值得坚守。也注定没有办法长期坚守,而更为关键的是,袁谭军现在是否全力坚守邺城都是一个存在巨大争议的问题,所以袁谭公子自然也就对救长乐没有兴趣了。

高干和沮鹄等袁谭军重将都反对坚守邺城,理由是邺城存粮不够充足,难以支撑主力长期作战,同时距离徐州军的北征基地黎阳、濮阳太近,距离并州大后方却又太远,一旦被徐州军队切断了邺城与外界的联系。袁谭军搞不好就得覆灭在邺城战场上。所以高干和沮鹄等人建议袁谭放弃邺城,或者只留一支兵马守卫邺城,袁谭本人则率领主力北上冀州腹地,到徐州军队暂时无法威胁到的冀州中北部去重整旗鼓,待恢复元气后再来报仇。

如果袁谭公子听了高干和沮鹄的这番忠言劝谏。应该是至少不会输得太快,不过还好,关键时刻,自带干粮的敌方五毛郭图先生及时跳了出来,在袁谭公子面前劝谏道:“主公万不可轻弃邺城而走,邺城城池坚固,弃之可惜。又得西门十二渠之利,粮产丰足,实是我冀州第一重地,若是落入了陶贼之手。必成陶贼夺取北方三州的立足之地,我军再无宁日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昆吾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柒百妖幻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书友q群:563894205我穿越斗罗大陆,发现我的爷爷,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的父亲,一个农民,武魂是一株杂草。我,我爷爷的孙子,我父亲的儿子,一个未来的农民,武魂也是一株杂草。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永无出头之日。我不由地叹了口气。“叮,是否加入聊天群”听到这样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我不禁热泪盈眶。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未来的子孙,我必须要努力,必须要奋斗,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我一定会抓住这
旱地惊雷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有时糊涂
秦时小说家
秦时小说家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这里有天下寥寥、苍生涂涂的纵横家!这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这里有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这里有地泽万物、神农不死的农家!这里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兵家!……当然,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本书群号:122156987,喜欢的来唠唠嗑!
偶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