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

第三百二十三章兄弟和谈【1 / 2】

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

平叛的,反叛的,打算混水摸鱼的和想要东山再起的,全都已经在暗中做好了出手准备,可是却谁也抢先不敢出手,全都在等待徐州军队的反应,然后再决定如何下注。

这也是老陶家入主徐州以来的最辉煌时刻,经过两代人十数年的积累、拼搏与努力,一度面临覆灭之危的徐州军队,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当时第一的诸侯势力,实力虽然还不足以迅速吞并天下,却也已经是足以傲视群雄,一举一动都足以改变整个天下的走向,足以做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不管是袁家兄弟,还是刘表曹操,都不得不在动手之前仔细思量,生怕站错了队站到了徐州军队的对立面,遭受连锁反应,招来滔天大祸,覆灭之危。

考虑到自己与陶副主任之间一贯的恶劣关系,新继承了袁氏家业的袁谭公子,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向刘表和曹老大求援的准备,刘表与曹老大等诸侯也在做好两手准备为自军牟取最大利益,一是支持袁谭和陶副主任干,二是支持陶副主任痛打袁谭这条落水狗。而袁尚公子则是在盼望妹夫立即出手,出重手下毒手,不然的话,就凭自己手里的几万二线军队,和一个完全没有来得及整合又民心未附的冀州,根本不可能是大哥的对手——事实上,袁尚公子有胆子起兵反抗大哥,最大倚仗就是妹夫陶副主任。

万众期待中,陶副主任终于还是出手表态了,但是陶副主任的态度却让所有人跌破了眼镜,竟然是要求袁谭与袁尚兄弟停战谈判,还表示谁要是敢不接受自己的劝和,自己就马上出手揍谁,替老丈人教训骨肉相残的不孝儿子!与此同时,陶副主任还干脆越俎代庖,把谈判地点定在了距离许昌与邺城都最近的定陶城中,要求袁谭与袁尚派出全权使者到定陶城中谈判,谈判由徐州军队主持和公证,谁要是敢不接受就揍谁!

除此之外,陶副主任还以大袁三公的名誉传檄天下,宣称袁谭、袁尚兄弟相争乃是袁氏家事,袁门不幸,自己身为袁氏女婿将出面制止,要求天下诸侯保持冷静与克制,不得擅自插手袁氏内战,任何人与袁谭、袁尚的其中一人缔盟,向另一人动武进攻,都视为对徐州军队宣战,徐州军队必然全力报复,不死不休!

听到了这消息,天下轰动,士林军民纷纷传扬陶副主任的仁义美名,曹老大和刘皇叔等陶副主任的知己却都目瞪口呆,一时之间差点相信了狗能改掉吃屎,猪能上树,陶应奸贼也会良心发现!但是再细一思量分析后,曹老大和刘皇叔又忍不住破口大骂了起来,“该死的小滑头,竟然奸猾到了这一步!伪君子也算是让你给做到炉火纯青了!”

还是听到了这消息,正在紧张等待着妹夫出兵的袁尚公子先是目瞪口呆,然后面如土色,差点就以为妹夫准备抛弃自己了,倒是袁尚公子最忠实的追随者审配欣喜若狂,赶紧向袁尚公子指出,陶副主任此举看似两不相帮,实际上却是把三舅哥袒护到了极点,袁尚公子这才转忧为喜,赶紧答应接受妹夫劝和,同意派出全权代表到定陶城中与袁谭代表谈判,并接受徐州军队的公证。

又是听到了这消息,已经在准备攻入冀州腹地的袁谭公子也顿时陷入了两难之地,进攻吧,等于是给陶副主任名正言顺的开战借口,还会落下手足相残的千古骂名,道义上和实力上都将落入彻底的下风。不进攻吧,错过了这个速战速决的机会,让初举叛旗的袁尚在冀州站稳了脚步,今后再想铲除袁尚就不知道要多花多少时间与兵力钱粮了,同时与袁尚谈判,袁尚肯定要提出分割土地,一旦失去了钱粮最为丰足的冀州土地,袁谭公子再想称霸天下自然就是难如登天了。

更加让袁谭公子为难的是,袁熙和高干也分别直接和来书表示,希望袁谭能够接受徐州军队的劝和,派遣使者与袁尚展开谈判,和平解决嫡位之争,尽最大可能避免手足相残的悲剧。其中袁熙还好一点,高干却是手握雄兵的实权派,在袁谭公子目前最大的后方并州还影响力巨大,他说出来的话,袁谭公子再怎么骄狂都得掂量一下分量。

郭图、辛评、苏由等谋士和袁谭公子一样的犹豫难决,有心想要拒绝谈判,再联合刘表、曹老大与陶副主任决战,却又怕落下挑起手足相残的骂名,更怕不是徐州军队和袁尚联盟的对手。惟有崔琰开口赞同谈判,还指出展开谈判后,结果未必就一定对袁谭不利,说不定还有和平收回冀州的可能,同时就算谈判失败,自军也可以重新抢占道义上风,涣散袁尚治下并就不够稳固的民心。

犹豫了多日后,同样需要一些时间整合内部的袁谭公子迟疑再三,终于还是决定接受陶副主任的劝和,派出辛评为全权代表,到定陶与袁尚代表谈判,同时袁谭公子还亲笔给陶副主任写了一道热情洋溢的书信,对自己之前与陶副主任的种种误会做出解释,准备了大量的贵重礼物,试图缓和与陶副主任之间的恶劣关系。除此之外,袁谭公子还密令辛评与徐州军队展开秘密谈判,准备割让一部分土地换取徐州军队对自己铲除袁尚的感觉。

顺便说一句,袁尚公子也是这么干的,为了能让妹夫铁了心支持自己,袁尚公子也准备了更加丰厚的贵重礼物,也命令自己全权代表逢纪与徐州军队暗中谈判,许给徐州军队大片土地城池,换取妹夫帮助自己干掉大哥。结果这么一来,自然也就便宜了某人了。

本来杨长史开始对这件事是没有多少兴趣的,虽然全权负责着徐州军队的对外事务,但是觉得主持和谈这样的苦差使肯定没有多少油水可捞,所以杨长史也就准备着把这件事推给别人,不过在爱妾郭昱房中过夜时无意中说起这件事后,第二天郭嬛又碰巧回来探望姐姐,郭昱也无意中向郭嬛提起了这件事,所以再到了第三天早上,杨长史就迫不及待的跑到陶副主任面前主动请缨,自告奋勇的来主持这场谈判了。

考虑到杨长史在为自军争取利益方面还是很有几手的,陶副主任也就同意了杨长史的请求,结果自然也就给了杨长史吃完上家吃下家的机会,抵达了定陶的当天夜里,杨长史的行辕中就腾出了两个相邻的房间,专门用来分别盛放辛评和逢纪主动送来的礼物。然而更可气的是,杨长史还故意让辛评和逢纪的随从同时把礼物送进房间,让他们在察觉隔壁有妖气的同时,也互相对比礼物的贵重丰厚程度,结果送得比较少的逢纪先生被迫无奈,又只好在深夜里送来了一车礼物,这才总算把出手大方的辛评先生给比了下去。

又经过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明暗准备与私下谈判,建安六年三月初八这天,袁谭与袁尚兄弟的和平谈判,终于还是在济阴太守府的大堂中正式展开,杨长史居中面南而坐,辛评与逢纪左右各自坐定,而谈判刚一开始也就充满了火药味,辛评开门见山的说道:“仲明先生,陶使君出面调停劝和,我军十分乐意接受,但是老主公的遗嘱是将大位传给了我家主公袁谭,所以这场谈判中,我要求贵军首先要承认我家主公袁谭为冀州之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猫腻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
李云龙:“他娘的,给老子整天糊弄点萝卜咸菜野菜粥的,老子现在连窝窝头都吃不起了是吧?嘴里头他娘的都快要淡出鸟来了!”炊事班班长:“团长,俺没东西啊!”李云龙:“那我不管!你既然能当炊事班班长,就有能耐去搞点白面来吃!要不然你就回家抱孩子去,你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没办法?给我想办法去!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陈山:“团长,我有办法,我去!”……“团长,你要猪肉不要?”“团长,你要歪把子不要?”“团
柒百妖幻
抗战:从八佰开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痴冬书亦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朱郎才尽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指云笑天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