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

第十三章 抉择(下)

寂寞剑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京,领袖官邸。

听完王世和的口述,蒋校长猛然起身,情急之下浓重的宁波地方口音再度冒了出来:“侬港索西(你说什么)?”

旁边蒋夫人也有些不敢相信,失声道:“不会吧,那个岳维汉竟然也敢抗命?”

王世和苦笑道:“委座,顾筑同的电文的确是这样说的,至于事情真相嘛……”

蒋校长脸色一变再变,良久之后才长出口气道:“好啦,我晓得嘞,世和你下去吧。”

待王世和离开了,蒋夫人才道:“达令,这个岳维汉也真是太不识抬举了,领袖的军令竟然也敢违抗,这要真让他当上了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七团的团长,乃至将来第七师的中将师长,那他还不得反了天啦?”

蒋校长默然无语,甚至连蒋夫人都不知道他此刻在心里想些什么?

事实上,蒋校长内心其实并不怎么生气,因为在当时,中央军各级将领对上峰军令阳奉阴违的情形相当严重,或者说,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蒋校长自己,因为他近乎偏执地认为,不敢抗命不遵的将领肯定没什么本事。

当然,这中间也有个度的问题,有些军令是断然不能违抗的!

但是,岳维汉不奉令前来南京整训,却显然不在此列,人家抗命是为了保全自己,而岳维汉抗命却是为了跟鬼子拼命,这能一样吗?

这样一想,蒋校长非但没有因为岳维汉抗命而感到恼火,甚至心里还有些暗暗窃喜,好嘛,好嘛,岳维汉这小家伙很有些血姓啊,有血姓才好,有血姓才是真军人呐!咱们浙江,咱们奉化也该出个像样的将军了!

…………

淞沪前线,98师583团“宝山营”驻地。

所谓“宝山营”其实就是3营,只不过现在已经由蒋校长正式命名为“宝山营”了。

岳维汉也已经被夏中禹正式任命为“宝山营”的中校营长,不过迫于左翼兵团总司令程城上将的压力,夏中禹没敢给“宝山营”补充兵员,所以,“宝山营”名义上虽然是个甲种营,可实际上却还是那几号人,连兵带将总共四十三人!

“忠恕老弟,委屈你了。”黄梅武拍了拍岳维汉的肩膀,不无歉疚地说道,“你若去了南京,转眼之间就能成为一个满编精锐团的上校团长,可在我们98师,却只能给你个中校营长干,而且还是缺兵少将的宝山营,唉,没法比啊。”

“参座说笑了。”岳维汉淡然道,“凭岳某的能力,当个营长已经是勉为其难了。”

“呵呵,老弟过谦了。”黄梅武又道,“不过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提出来,只要是黄某人能够办得到的,就一定帮你办到。”

“我们没什么别的要求。”岳维汉道,“只希望师座和参座别把我们宝山营摞在后面,更不要因为我们宝山营缺兵少将就不让我们上战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换巢鸾凤
换巢鸾凤
雪竹入宫三年未见天颜,困于偏僻冷宫无人问津。踏出冷宫的那一夜,宫城内哭喊喧嚣,宫娥内侍仓皇窜逃。炙烈火光簇簇照耀下,一身染血玄甲的少年将军收缰勒马,眉目英挺。他居高临下,望着衣裳单薄、仿若风可吹折的前......
不止是颗菜
云鬓楚腰
云鬓楚腰
陆则矜傲清贵,芝兰玉树,是全京城所有高门视作贵婿,却又都铩羽而归的存在。父亲是手握重兵的卫国公,母亲是先帝唯一的嫡公主,舅舅是当今圣上,尚在襁褓中,便被立...
白鹿谓霜
山海提灯
山海提灯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跃千愁
阵问长生
阵问长生
修界九州,道廷一统,世家压迫,宗门垄断,修道壁垒森严。底层修士修道无门,灵石匮乏,度日维艰。十岁的墨画,先天体弱,散修出身,家境贫寒。即便苦心修炼,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是一个卑微如蝼蚁的炼气修士。直到他的识海中,出现了一块道碑。可以领悟天道阵法,无限增强神识。墨画将借道碑,破碎修道壁垒,铸就无上神识,彻悟仙道阵法,问鼎长生大道……
观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