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卷天灾
- 预收1:带着超市大逃亡重生回来的乔青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让丈夫回家。“请不了假?那你就跟老板说你老婆要跳楼了!”她冷静地开始网上购物,约师傅上门来改装门窗、加装水箱、安装太阳能,铺地暖……直到各种物资堆满家中每一寸土地,丈夫风尘仆仆出现在眼前,乔青青才大哭着扑上去“我好想你!”十年了,在那风雨交加,浮萍飘零的日子里,我每一天都在想念你。这一次我们要一起面对席卷而来的末世天灾,就算死也要死在一起
- 黄小婵

《山河英雄志》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
溧水城才用砖石砌到一丈多高,其余的城体要等到冬季,用生土和石灰夯筑,但是四面的城门先筑成了。大青砖砌筑的城门高两丈半、宽四丈、深四丈,没有城楼,加高加深的女墙后面站在十多名守值的将士。
徐汝愚估计整座城门高达三丈,问道:“当初不是说城墙只筑两丈半,难道你们觉得日后将清江府的治所设在溧水城中为好?”
许伯英看了看叔孙方吾,示意让他跟徐汝愚解释。
徐汝愚摆摆手,对许伯英说道:“事关青焰军的将来,众人比我更有资格决定溧水新城的一切,我只是要听你们的打算。”
许伯英将心中思绪整理一遍,说道:“茶马商道复兴,溧水新城与宣城旧城必有一座兴起,成为清江府境内的中心。相比较溧水的河港,宣城的旧港更适宜做军港,若有可能,溧水港明年转为民用,因而发展溧水新城更为有利。”
徐汝愚想了想,说道:“溧水城方圆不过九里,是不是小了点。”
“若作为茶马商道的中心,周围十六里的宣城也远远不够……”
“等等,让我想想…”徐汝愚打断许伯英的话,“哦,这内外城的想法,是谁提出来的?”
“果然瞒不过你,想法却是大家一时兴起提及的。”
“看到驰道两旁的屋舍自然不难猜到内外城的设想,内城高墙设防,外城民居、商铺错落,想法确实不错,怕是伯英你的主意吧?”
幼黎挽过徐汝愚的手,轻声说:“伯英本意要向你请示后再行决定,你那时在武陵深山,等你回复不知要拖延多少时日,再说你离开之际,将溧水新城的决定交付众人手中,我就让他们众人附议了。”
徐汝愚低头看了幼黎一眼,知道她这番话是为了打消许伯英心中的顾虑,笑了笑,说道:“看你们大家笑意盈盈,似乎还有什么好事瞒着我?”
幼黎与众人相视一笑,不理会徐汝愚的猜疑,携着他的宽厚的手掌向城内走去。
筑在河口的本寨现在作为演武堂与驻军、仓贮用地,其他相应部门都迁到新筑的溧水城中。
转过街角,踏上东西向六马并驰的主街,两侧砖木结构的二层高楼飞檐,酒肆、食店、各种日杂物品器具铺子,一般楼下是店铺,楼上住人。胭脂水粉铺子、金银铺子、玉石铺子等等出售奢侈品的店面,也开了一两家,溧水本地人刚刚下来没有多少时日,甚少有人观顾,怀玉山上的寨子现在与南岸之面关系缓和下来,不时有人来溧水新城中采办,顺利为寨中的女眷添置一二。那时在荆郡制霸中失势的中小世家,腰里缠着的钱财倒是不少。
四野乡民知道徐汝愚今日返回溧水,不少人涌进尚未修筑完成的溧水城,使得平日稍显冷清的溧水城看上去热闹非凡。
渐近官衙,有一家名符其实的酒楼,二楼飞檐上悬着杏黄的酒旗,楼下坐着三两食客,二楼漆木栏杆,正依着三五个衣着鲜亮的人向下观望。
徐汝愚嗅着鼻子,闻出是平城秋露的味,平城秋露在雍扬只能算寻常的佳酒,但是在溧水城中,没有乡豪、富民,商贾均未赢利,平城秋露一时间成了奢侈品,溧水城中极少有人能喝得起。前面看到几家酒肆只有自制的米酒出售,食店也以面食为主。徐汝愚想不出谁会在此开这家颇上档次的酒楼。
许伯英看出他眼中的疑惑,说道:“往来清江的商家,有挑口的,这酒楼自然少不了,梅家不做酒楼的生意,但是此处宅子离官衙太近,不敢给不知底细的人家,我就让马帮一个姓周的家属就置下这处宅子开了个酒楼,听说现在也能维持下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