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明

第一百一十二章:爱之深,才会责之切

对于在城北的缴获,张诚决定将所有的盔甲、银两、粮谷全部留下,而军械、兵器就只留一些好的,受损的和差一些的他打算留给开封城内的社兵们使用。

至于俘获的贼兵们,除了甄别出来的老贼和头目必须砍头之外,他打算收服一些新贼来扩充自己的部曲,而那些饥民更是要控制在自己手中。

现在河南虽然是处处饥荒,但并非是无地可耕,张诚就从中看到了机会,就说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

虽说也是旱情汹汹,蝗虫肆虐,但如果有人肯舍出钱粮来以工代赈,趁此时机,修渠蓄水,垦殖荒地,来年并非不能生存。

只是各地豪绅都只顾自家,而官府又无力组织起民众自救,才使得处处荒芜,人烟灭绝,百姓不得活了,便纷纷为匪做贼。

张诚正是看到了这些,才想趁此机会收聚这些饥民在黄河北岸那边发展屯垦,为来日的大业先埋下一颗种子在河南这边。

军帐中,各营的主将纷纷禀报了战事经过后,镇抚各官又禀报了各部记功记过的情况,直到各营军需又将战场上缴获和损失禀报一遍。

骑营主将游击将军张广达便举杯说道:“今日初战贼寇,我军便大获全胜,此皆赖大帅指挥有方,调度有据。

我等当为大帅贺!”

诸将闻言皆举杯向张诚道贺。

张诚亦是举杯与诸将同饮,而后又举杯对京营两位游击说道:“今日首战获胜,一是诸将士平日操练之功,二是诸位阵前用命,三是得京营二位将军相助之利!”

陈世虎和陈崇昌连忙起身说着“不敢当,不敢当”,便陪张诚与宣镇诸将一饮而尽。

他们二人平素在京中也很少服人,与陈九皋一般眼高于顶,总觉得自己只是缺少机会,才没有立下什么赫赫战功,对于边镇各将私下都未曾看在眼中。

但今日一战,却叫他们心中震撼,别处边镇各将如何,他们未曾接触过还不敢言语,但今日张诚所部战场上的表现,却是叫他二人看在眼中,服在心里。

今日酒宴便少了些趾高气扬,多了一份真心结交的意思在里边。

对于这一切的变化,张诚尽皆看在眼中,这一切都是他喜闻乐见的,虽说他们两个区区的游击将军,在京营中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但张诚却不嫌弃他们位低职卑,只要他们愿意与自己合作,张诚甚至可以养着他们,可以带着他们一起捞军功。

毕竟他们是驻守京师的京营,若是在京师有一支可以随自己调遣的军事力量,那对于张诚来说可是求之不得。

但这是却不可过于急切,所以他现在也没有表露过多,即已表示过对二人的尊重之意,张诚便话入正题。

他放下酒碗,沉声对诸将说道:“贼寇虽败,但其仍有近三万的贼兵,如今更是聚拢在一处,其中更有三千人的马队,却不可忽视。”

他目光从魏知策的身上扫过,停在了张广达的身上,接着说道:“诸位随我多年啦,当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贼寇是人,饥民也是人,然我麾下将士更是人。

人命自是重要,但本帅麾下将士之性命,当为最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织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脚踝骨折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有时糊涂
1949我来自未来
1949我来自未来
二战结束,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形象化的梦幻未来,被全国人民当口号喊了出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饭前葡萄酒...本书1-424章由原作者堂皇的荒唐所写,425章至最新章由迪恩兰德续写完本。正能量中国梦小说暴爽出击!治愈身心,励志人生的爽文奉献中!主角自由穿梭在一个甲子之间,时空贸易拉动新中国工业跳跃式发展,看中华沧桑巨变全面腾飞,赶英超美只争朝夕。
堂皇的荒唐/迪恩兰德
红色莫斯科
红色莫斯科
重生为红军米沙!
涂抹记忆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