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明

第三十九章:姜三爷看告示——厉害!

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

洛阳城,察院街上一队队包着头巾,或是戴着毡帽的闯军兵士在往来巡逻,维持着城内的安宁,队伍最前一人敲着锣,大声喊出闯王的军令。

“闯王有令,禁止纵火劫掠,但有违者,不论军民,一律斩首示众!”

时而更有一阵阵马蹄声响起,在各处宽阔的大街上奔策巡逻,其中几匹战马的鞍辔上还挂着鲜血淋漓的人头,想必就是刚刚自乱兵身上砍下来的。

大街上已经渐渐有百姓们出门观望动静,他们初时还是小心翼翼的在墙根街角缓缓行进,可慢慢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这时,就有一大堆的百姓拥拥挤挤地聚在察院署门口的照壁前,观看着上面新贴出来的安民告示,不止是这里,洛阳城中到处都是这种新贴出的《九问九劝》大布告。

凡是贴着这《九问九劝》的地方,都有成群的百姓拥挤着聚在一起观瞧,当然了,他们大部分的人也是看不明白的,毕竟在这大明末世里还没有达到人人都识字。

但总是有一些识字的人,他们在看的时候会不由得咕哝着念出声来,而其中便有那稍微放大一些声音,就像是有意念给别人听的一般。

每一堆的人群中都有很多不识字或识字极少的穷苦百姓,他们挤进人堆的目的并不是看告示,而是听,自己听了后,好回去向街坊邻居和家人转述其中的大意,充当小圈子里的大明白!

如今,就有一个叫做姜老三的小老头,人们都唤他做姜三爷。

他原本是洛阳北边小孟津地方上的一个小地主,后来他家的田地大半被福王府霸占了去,生活困苦潦倒,但他又不会干别的营生,每天大半的时间都是坐在茶馆中,如此度过了许多年。

他其实识字也并不多,可每当府、县衙门张贴出新告示的时候,他总是第一时间就挤进人堆里,装模作样的看起告示来,实际上确是在偷偷听别人念告示,他悄悄的记在心中,然后又回到茶馆中大谈二讲起来。

其实在这段街坊上的年轻人们大多半都知道他怎么识字,每当看见他刚挤进人堆中的时候,一会抬头,一会又低头的样子,假装眼睛随着告示上一行行的文字上下移动时,总是会故意问他道:“姜三爷,这告示上写个啥嘞?”

这姜老三也总是毫不迟疑地回答着:“厉害!厉害嘞!”

姜老三其实也并未说错,因为官府每每贴出的文告中十之八九不是催粮要捐,便是宣布戒严和种种禁令,又或是出斩人犯。

在洛阳的内城中就流行着一句歇后语,河南人叫做“嵌子”,其内容就是:“姜三爷看告示——厉害!”

现在姜老三自己的帽子上贴着一个“顺”字,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挤在人群之中,注视着新贴出的文告,侧耳细听着。

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裹着破旧的棉袄,油炸麻花的在他背后问道:“老先生,李闯王这告示上说个啥子事儿嘞?”

姜老三不暇思索的随口回道:“厉害!厉害嘞!”.

又过了片刻功夫,他已经将《九问九劝》的内容仔细的听了两遍,上面那些揭露王府官绅豪强占田霸地的问话特别的合他心意。

还是刚才那个裹着破棉袄的陌生年轻人从背后问他道:“老爷子,这告示上到底说个啥子事儿嘞?”

他竟脱口而出的回道:“痛快!真是痛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织明》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从八佰开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痴冬书亦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煌煌华夏,自古多少人杰?杀神白起!军神李靖!霸王项羽!天王冉闵!西府赵王李元霸!天生战神李存孝!且看我华夏群雄横战异世人杰!
九霄落雪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476971307(老群
坟土荒草
织明
织明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蜗牛非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