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1929

第704章 坦诚

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

尚正将军之喜自然是因为洼子口大捷也有自己一份功劳,现在全国报纸都在宣扬模范旅的功绩,32军作为模范旅的上级部门,也是在报纸上有所提及。

自此,以前默默无闻的32军,一下子就成了全国抗日楷模,说不好将来史书上都有一席之地。

再加上老上司送来的这份大礼,可谓双喜临门,由不得平时不苟言笑的尚正将军嘴角弯起的弧度久久不见平复。

于是,刚刚进了迁安县城,还来不及喝口热茶的尚正将军,就命令参谋长负责安排部队进驻事宜,而自己则是带着几个军事主官就直接乘车来到了建昌营,也不顾疲劳,命令赵长树带路,又来到了洼子口的遗留战场上考察。

周文自然不会去滦县和迁安去凑什么热闹,而且迎接军长这种场面,也轮不到他名义上只是是模范旅下属单位的一个上校去参加。

他知道就在最近几天,日军就要开始向长城防线开进,今天一早就将一分队的兄弟们分作几个组派了出去,沿着都山山脉和都山县向四周散出侦查,一个是侦查日军动向,另一个是在都山的丛山峻岭中寻找合适地点建立密营。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先遣支队都将拉倒外线作战,弹药和粮食的补给就很重要,万一日军重兵集结在冷口关,就有可能切断了内外补给线,那时几个密营储存的弹药补给就格外重要了。

所以从今天开始,二分队步兵连和运输队不断从建昌营用骡马拉着大量的物资暂时运送到小水家的村子,等待下一步指令。

周文则是在村子里与几个军官研究地图,确定接下来的作战范围。

就在这时,村外警戒的士兵带着模范旅的一个传令兵来报告,说是赵长树带着32军军长去了洼子口,要周文速度去汇合。

周文也不敢怠慢,带着妙花、陈万里就骑马赶去。

要说现在先遣支队还真不缺战马,米山大队本身就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战马,而且加强了一个15人的骑兵分队,还有一百多匹高大健壮的骡子和驮马,现在全便宜了先遣支队。

战马总共缴获了30几匹,周文就送了10匹给模范旅,侦查小组骑走了20几匹,现在村子里还有6匹备用。

现在,尚正将军就骑在一匹白色的东洋马上,从高处俯瞰洼子口战场遗迹。

黄昏的余晖照耀着下方的洼地,1000多具整齐码放的日军尸体,他们或面目狰狞,或痛苦地紧闭双眼,被剥去外衣,只身着白布衬衫的他们,身上、脸上都还残留着发黑的血迹。

被这一幕震撼到的32军的军官们,都神情凝重,沉默不语,心里却是翻江倒海。

这可是仅用10天就横扫整个热河省的日军,据说10天的战损也才百把号人,现在则是1400多具尸体横在眼前。

沉默半响的尚正将军转头问道:“长树,你们那个先遣支队的支队长来了没有?”

正在此时,周文几人已经骑马赶到。

听到马蹄声的尚正将军,看着远处疾驰而来的战马上,一个年轻英武的上校军官,隔着十几米就矫健地跳下马来,小跑着来到近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道:“报告,32军麾下模范旅先遣支队支队长周文向军长报到。”

尚正将军自然不敢小觑了这位年轻上校,他也翻身下马,回敬了一个军礼,这才笑着说道:“后生可畏啊!没想到周支队长居然这么年轻,尚某冒昧问一句,周支队长多大年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佣兵1929》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首席御医
首席御医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半官半医的“御医”之列。在展现中医强大魅力的同时,曾毅也实现着自己“上医医国”的理想,一步步直入青云...
银河九天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指云笑天道1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猫腻
铁十字
铁十字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月影梧桐
北雄
北雄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河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