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1929

第539章 差距

山有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文的这些想法都开诚布公地对佣兵团的几个高层说过,特别是蒙雨庭,周文对他特别强调,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防微杜渐,在一分队没有出现大规模减员的情况,基本不考虑新人加入。

老吴叔是深知并完全赞同周文想法的,所以才会对这几个武当弟子亲眼有加,在周文刚宣布一分队不进人不久,这就有八个人被挑选进来,就说明这八个人在周文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要知道如果以周文现在挑人的标准来说,当初大王庄的兄弟们怕是大部分都不会被周文选中,那时候他们的武功基础基本都还没到劲生气的阶段,仅仅是个武人而已,而且走的全是野路子,但是经过周文几年来的精心培养,这才有了今天这般光景。

而这些武当弟子进来就是气生劲中期,最值得期待的是,这些从小就在名门大派里得到正规传承的好苗子,在周文般若之气的帮助下,将来进入气劲镜那是板上钉钉,稳稳的事。

这才刚来几天就有几个人达到了后期,可以想见,不要半年,这七个弟子就都是妥妥的后期高手,在一分队除了自己和妙花等几个气劲镜高手外,已经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了。所以老吴叔才会如此劳心劳力地为几个年轻后生服务。

此时的老吴叔虽然心里有所不忍,但是看着远处几个武当弟子在跨越障碍时的矫健英姿,也是乐呵呵地笑了起来,都是宝啊!真心为书生感到高兴。

此时赵晓金却是对老吴叔说道:“老吴叔,书生什么时候回来?会不会影响到明天的训练,这个时候可不能松懈了,就是我也要急着完成军事训练,再去跟冯师弟好好学几手。”

老吴叔用手遮着西射过来的黄昏阳光,嘴里说道:“不碍事儿的,书生已经吩咐过了,明天他赶不回来就让晓平带着你们训练。”

“今天也不知队伍开到哪里去训练了?”赵晓金问道。

老吴叔望着远方大山的轮廓说道:“还是去大山里面挖坑道去了,也不知书生葫芦里买的什么药,这挖坑道都挖了快一个月了,再过几天,我看人人都可以去当矿工去了?”

赵晓金顺着老吴叔的眼线望去,马上说道:“说曹操曹操就到,他们回来了。”

“啊!在哪儿?我怎么没看见?”

“您老看远处树林里的鸟都高飞了,说明有人过来了,而且动静还不小。”

老吴叔狐疑道:“鸟?哪儿有什么鸟?我怎么没看见?莫非我就开始花眼了?”

赵晓金心里暗笑,您老那眼神儿怎么能跟一个气劲镜高手相比?怕老人家家的面子下不来,也不说破,只是装作凝神远眺。

果然,大约几分钟后,远方一支黑压压的队伍从树林中走出,像一条大蛇一般迤逦而来。

老吴叔笑眯眯地望着远处长长的队伍,心里却是心潮起伏。

谁能想到仅仅是三年,那个当初还显得单薄瘦小的少年,就从大王庄带着大伙儿一步步就走到了今天这般地步,想起那年在大王庄过年守岁哪夜,周文为大家描述的那副美丽的画面,现在就一一展现在自己的眼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锦宫春暖》《秋燥》《渣攻改造,BE改写HE》《无限旅游团》《赛博朋克:2075》《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重生之贵妇》《肝到厨神才算开始》《圣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宰相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北雄
北雄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河边草
我的谍战岁月
我的谍战岁月
他是深藏敌人内部的红色‘火苗’。他是身手敏捷、功勋卓著的红队队员‘陈州’。他成功打入军统,军统戴春凤的爱将。他是程千帆,一个坚定的红色战士!“黑暗里,你坚定地守望心中的太阳;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他的故事从1936年的初春开始……企鹅群号:78697817
猪头七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昆吾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