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顽贼
-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 夺鹿侯

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
除了司马家的铁像,杨峥还下令铸造曹髦、夏侯玄、王经、王经之母陈氏的站立石像供人瞻仰。
一个个站的顶天立地。
王经水平一般,但忠心耿耿,他的母亲陈氏更是一代奇女子,曹髦被弑,司马昭搜捕王经,陈氏面不改色,“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
夏侯玄有些一言难尽,如果是清平世道,也算是一贤臣,遇上司马懿、司马师这种枭雄,肯定不是对手,但为曹魏殉国的精神可嘉。
曹髦则是杨峥个人比较欣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血性也算对得起魏武了。
承认曹魏,就是在否定司马家。
曹魏灭国也就三四年时间,在中原百姓中仍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其后的几百年里也有巨大凡响。
一个男人需要血腥,一个国家更需要血性!
只凭这些,杨峥就应该把曹髦供起来。
杨峥的这些举动,快速拉近了与中原百姓的距离。
无论是法统和道义上,大秦都比司马家更站得住脚。
这些东西虽然虚无缥缈,却作用巨大。
正统的威力是巨大,对天下人有天然的向心力。
辽东鲜卑三部、漠北诸部、西域诸国、高句丽、扶余、沃沮、挹娄等国都纷纷遣使入朝,承认大秦的宗主地位。
钟会乖乖在许昌和建业修建司马家的跪像,并派出使者前来进贡。
中原坞堡拆除,正式进入和平发展期。
关中的宣义郎、锦衣卫入驻各郡各县。
杨峥也下达了可以提前退役的诏令。
凡年满四十者,无论中军府兵都可以退役,无论羌胡还是汉人都能在中原分到一百亩土地。
中原开发的比关中完善,气候相对凉州要暖和一些。
自然吸引了不少羌胡将士携家带口而来。
迁徙是双向的,中原汉民若是愿意迁徙至居延、河曲、朔方等郡,男人两百亩,女人百亩,牧场、耕田随便挑。
沿途所需粮食,由官府供应。
只要拿到户部的户籍木牌,沿途就畅通无阻。
虽然效果寥寥,但还是吸引了五六万人,毕竟边地所分的田地是中原的十倍。
这些人在中原是底层奴仆,日子过的艰难,到了边地,官府分田分屋,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
卫瓘、马隆、庞青、杨济这些人能文能武,颇有治理才能。
趁着秋收完毕,收容百姓,兴修水利,开垦荒田,修葺城池,中原大地上热火朝天。
朝廷与百姓之间的信任也在无形中增加。
眼看年关将尽,到了要返回大兴的时候了。
此番出征,已经一年多的,杨峥也想念起家人。
就在御驾起行时,邺城百姓们携老扶幼,纷纷出来送行,几个拿着鸠仗的耆老在杨峥马前拱手道:“陛下欲弃关东子民乎?”
“诸位何出此言?大秦之天下,不分关东关西!”
司马家是折腾百姓,纵容士族豪强,杨峥是折腾士族豪强,体恤百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比谁都清楚。
“虽然如此,陛下返回关中,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睹天颜。”
虽然是马屁,但也带着几分真意。
杨峥一阵感慨,自己其实没做什么,但比起魏晋以来的君主,已经算是上上之选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末日杂货铺[经营]》《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欢迎来到我的地狱》《这个武神太极端了》《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我在古代搞文娱》《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重生之长孙皇后》《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游戏搞到一个亿》
《争魏》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