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门通洪荒

第1095章 运转不畅,轮回危机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家里有门通洪荒》最新章节。

“后土道友功德无量。”看着这寂静的原始轮回中这一幕,叶昂也不禁赞叹道。

后土摇摇头,“可惜,这点微末之功,相比于洪荒之中,每时每刻坠入轮回的真灵,不过尔尔,我真身坐镇此处,能够感觉到原始轮回之地,真灵越来越多,而且外面幽冥之地,无穷无尽鬼物横行,混乱煞海中,更是恶鬼成煞,等到这些鬼物的威能被冥土的天地法则消磨殆尽,后被煞海消磨,成为无所倚的真灵,最终坠入这原始轮回。”

“但是原始轮回接收真灵的速度极为缓慢,然后将真灵消融成为真灵材料,通过不断碰撞融合,形成新的纯粹个体真灵雏形,运转出去的速度更是缓慢。”

“这些岁月以来,我等都能够看到,幽冥之中,鬼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冥河道友时不时也会向我抱怨,说血海之中,漂浮着鬼物组成的岛屿,不知凡几,让他倍感压力。”

“若非此前他突破到了大罗境界,对于血海掌控力度提升了一大截,能够加快速度消化一些鬼物,不然今天你看到的血海就是另外一幅模样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叶昂伸出食指,让一点光点停在他指尖上。

“按照目前洪荒之中生灵的指数级增长的速度,代与代之间的繁衍频率,加上洪荒之中生灵修行占比还在迅速降低,渡劫成仙的几率更是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长生生灵的占比会更低,可以预见,洪荒生灵的代谢增长会造成整个冥界鬼物不断增长。”

顿了顿,叶昂补充了一句,“而且增长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原始轮回很强大。”后土祖巫感慨道:“它能够容纳这么多的真灵消融、组合、孕育,已经强大到不可思议。”

“但是不可否认,它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洪荒的需求了。”

叶昂默然不语,按照眼下的景象,在后土的推动下,原始轮回之地,每日吞下的真灵怕是有亿兆京以上,然而运送出去的真灵雏形只有不到吞噬量的千分之一。

虽然说这个数量级已经非常庞大了,但是相比起摄入量,简直和没有一样,所以原始轮回之地,这真灵界海中,真灵的存量是一直在增长的。

而看起来动辄亿兆京的数量级已经很庞大了,但是相比起整个冥界,也就是阴土、幽冥界、血海整个体系内鬼物每日的至少是数百兆兆京以上的增量,真灵界海那点吞吐量,等于没有。

而整个洪荒,生灵数量兆京京级别,每日的死亡数量,都是一个十分夸张的数据,能够在天地运转下,流入冥界的鬼物,实际上已经只有一部分了。

在洪荒大地上,一些广大的神山,内孕玄界,适合鬼物生存的地方,都渐渐成为了鬼物生存的鬼地了。

后土祖巫此时摆在叶昂面前的,是一个十分滞障的洪荒生灵轮回体系,生灵的生死流通性平衡,已经极其脆弱了。

叶昂也隐隐觉察到,洪荒之中,有一种莫名的平衡在失衡,有某种极限,在受到挑战。

毫不客气的说,单单从目前这个洪荒生死轮回数据中可以看出来,洪荒的天地运转体系,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生灵的快速增加,生灵的正常死亡在庞大基数下,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天地运转的生死轮回体系,支撑不了这么庞大的生灵数量运转。

冥界的鬼物已经距离饱和不远了,估摸着再过数十万年或者数百万年,冥界的消化体系也得饱满,到时候消化不了的鬼物能怎么办呢,只能放任自流,任由祂们在整个冥界各处游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想入媛媛
想入媛媛
丈夫常年在外,寂寞儿媳和公公同一屋檐下,一场情感纠葛,伦理大戏。…
空中云点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
神威校尉
高武纪元
高武纪元
从南洋深海中飞起的黑龙,掀起灭世海啸……火焰魔灵毁灭一座座钢筋水泥城市,于核爆中心安然离去……域外神明试图统治整片星海……这是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也是掀起生命进化狂潮的......
烽仙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
坐望敬亭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
柳岸花又明